Thursday, May 27, 2010

宅遊戲: 逆轉檢事


English Name:
Investigations: Miles Edgeworth
系統: DS

誇張的劇情, 離譜的角色, 出人意表的謎題. 我當然是死忠迷. 御劍怜侍從一開始的大反派升格為主角. 其實不太意外, 此君的人氣有高過成步堂的跡象.

硬派作風, 開口閉口"狼子說"的新角色狼士龍是相當有趣的. 他差不多就是等於御劍的御劍. 而御劍的眞宵則由第二代的大盜八咫烏一條美雲擔當. 說穿了她和眞宵幾乎是一樣了. 少根筋, 熱血衝動, 緊要時刻會幫大忙.

鼓吹的是回歸傳統的冒險遊戲點場景式過關法. 但是由於場景上的限制, 就感覺上並不像有太大的改變. 新元素邏輯推理出現比率不高, 充其量只是點綴用, 不過還蠻有趣. 美雲的秘密道具'小盜賊'完全是省時間的處理方法. 適量的登場是保持其鮮度最好的處理.

角本方面最成功的應該是第三話復醒的逆轉, 沿用先前的警察局吉祥物的主題樂園本身就是很棒的點子. 第二話逆轉航線幾位角色突出, 也是一段令人滿意的經歷. 反之, 最後兩話爆點不足, 角色變化量稀, 而且拖戲連連, 幾名被害人有讓人覺得死了干我啥事的低參與感. 如果不是矢張和大媽進來一鬧, 樂趣真嫌缺乏. 沒看到御劍再上法庭這點是太遺憾了.

難度也很不平衡. 大抵上偏易, 格外容易覺得遊戲進行拖泥帶水. 但是偶爾來一個卡住也足以要人命.

最棒的部份還是破案時兇手極誇張的破格動畫. 值得一看再看.

本系列當然還是會一直玩下去, 不過Capcom, 招式開始用老啦.

推薦度:
Read more...

Monday, May 24, 2010

宅電視: 西洋骨董洋菓子店


English Name: Antique
*含劇透

劇情

清水玲子的原著漫畫,講述四個不同背景男人以這家新開的甜品店重新出發的故事. 四人分別為: 頭家橘圭一郎, 主廚小野裕介, 學徒助手兼打雜神田エイジ, 以及服務生小早川千影. 坦白講, 各集故事參雜過多屢見不鮮的陳年老梗, 部分沒必要的片段等於是在湊時間. 情緒宣染的表現很不穩定. 時而讓觀眾得到共鳴, 有時則雞皮落一地. 最差的尤其是第4話"小星星"最後的十分鐘, 真是俗氣破表. 難怪乎收視率為系列最低. 劇情終究為展覽四名主角的懶散藉口. 縱使深度很淺, 還是有歡笑有淚水.

3/5


主角

與一般日劇同等, 有趣的人物是支稱系列的主樑. 每集劇本總是以角色為重心不說, 最初的設定本身是相當有趣的. 讓人期待的是平凡的一天營業日會有什麼令人噴飯的互動. 個人最鍾愛靦腆的小野老師, 總是躲在厚重的廚房門後, 透過潛水鏡般的窗口不時窺探餐廰中的眾生, 並投以滿足的微笑. 彷彿廚房本身就是他內心的具現化. 華麗的創意滿額, 卻總是以安靜的眼光待人. 他當然也是戶瞪遊戲的超級高手. 對女性的恐懼症是主要笑料的爆點之一. 可惜的是由於故事的缺乏, 簡單交待他特異個性的由來後失色不少.

5/5


配角

也就是店裡的主要顧客, 其中包括: 對甜品有高標準的嚴肅撲克臉上班族, 對甜品無法克制的減肥中少女, 不擅言語又常遭冷落的傻笑大耳男, 還有熱度單戀廚師先生的笨拙女記者. 就陪稱兼幫助劇情發展, 這些人是豐富的. 打算以短時間內建立特殊型像果然還是越怪越好.

4/5


風格

高貴又精巧不僅僅單是片中的甜點, 場景的佈置, 服裝, 市容皆有整體的舒服一致性. 片尾的設計很成功. 童話風格的立體書加上絢目的色調及特效, 流暢度佳, 而且每集都有變化!
甜點的朦朧照有那麼一點俗氣.
比較令人受不了的是縱貫全劇的打字效果. 很直接了當地想引發笑點, 但使用次數實在多到人人都可遇知其出現點及內容.

4/5


音樂



不知道 Mr. Children 的人本劇要讓你知道它的厲害. 主題曲 Youthful Days 百聽不厭.

5/5


完結篇

菓子店隨著最後一集也即將關門大吉, 到底是什麼原因? 不管是不是羅生門的影響, 完結篇的確保持你在高度好奇及有趣的過程中抽絲剝繭.
主角們各自交待自己在店中最後的日子, 當然很俱個性化, 說出來的內容也清一色對自己有利. 看大耳男各種不同版本的告白也很有趣.
然而最終或許是被戀愛盲目的桃子版本最為主關, 一切都收錄於其著作, "四名愚男"中. 連書名也如此精準.
完結篇同時交待了其中一條伏筆: 神田父親之謎, 看了收穫真多.

5/5


重看價值

由於劇情上並無太多曲折, 意味著重看者沒有喪失趣味的考量. 反過來說, 陳腔濫調的笑料已經過多, 似乎沒有再看的必要. 不過這四人組還是俱有其獨特平易的吸引力. 是可以輕鬆享用的小品.

4/5


結論

精美的視覺, 流口水的點心, 漂亮的幾張臉, 引人發噱的安排, 溫馨的寓意以及讚音樂. 裡面是空洞的橋段....管它呢.

推薦: 第6話 見知らぬ記憶 最終話 終わりなき旅

總成績: 30/35


Read more...

Thursday, May 20, 2010

宅漫畫: Hunter X Hunter




成也旅團, 敗也旅團.

我敢說把嵌合蟻篇視為獵人最成功章幅的人一個也沒有. 此篇在我大學時期出刊至今也好幾年了, 縱使富奸斷刊連連, 終究發行了近十本的量.
缺點很多, 首先就是敵人過於強大, 導至戰鬥不斷, 劇情薄弱. 這本是經典名作七龍珠賴以生存的橋段, 但以幻想冒險為主題的獵人不免暴力過重. 不過其中不缺鬥智鬥力的有趣戰鬥. 特別是奇犽獨拼蟻群高手這段. 煙斗男也是能力相當俱有活用空間的角色.
這就帶進第二大問題. 新角色狂出, 過去的主角酷拉皮卡, 雷歐力, 西索完全不得露面. 更慘的是過去登場過的角色很多遭屠殺. 甚至小傑也蛻變到面目全非.

先追朔一下問題的根本. 獵人的主線一直是小傑找老爹這個人畜無害的終點. 中途捲入了酷拉皮卡與旅團的復仇戰. 但由於團長等人人氣過高, 一下子令獵人一向缺乏特定的大奸大惡的敵方角色這個問題曝了光. 我認為這是蟻軍出現的最大主因. 當然像炸彈魔那樣的過場壞蛋比較貼近主題走向, 不過翻新率高, 很難累績仇敵意識的激情.
而旅團幾乎是反客為主, 成了主角的一部份. 連螞蟻篇中也硬湊了一集的長度讓旅團風光一番. 但嚴格來說, 富奸很難繼續再把旅團這麼有魅力的團體用於獵人中的主要反派. 甚至連旅團與主角之間互動的劇情都很難推進. 其原因就是兩道人際關係:

1. 酷拉皮卡與旅團
酷拉皮卡人氣不衰. 其型象機智, 反應快, 個性有值得同情的缺陷, 悲慘的過去, 而且還是小白臉. 多半吸收了妖狐藏馬的粉絲團. 可怕的是幾乎每項設定都與旅團有關. 人生目標, 敵人, 念能力. 可以說失趣旅團的酷拉皮卡角色的獨特性馬上打折扣, 但又不能讓兩派極受歡迎的人馬一路撕殺, 這麼一來酷拉又成了單調的嗜血魔, 陷入了兩難. 這個問題在旅團中参雜了奇犽兄弟後更加嚴重. 酷拉皮卡情何以堪?

2.西索與團長

這個問題卡好久了. 西索為了與團長單挑假裝加入. 完全突顯了其角色的瘋狂, 但如何收尾? 兩邊都是不把人命當命看(也包括自己的命), 甫一交手, 勢必折損要角一位. 兩人均與主角有重要的劇情牽扯, 而且都是發揮空間極大的角色. 解決之道唯有一拖再拖, 明明除念師已經是N本以前的事, 到現在都沒下文, 進展效率真是跟撇下同僚攀爬十二宮階梯的星矢等人有比.

所以說問題的癥結是旅團. 蟻軍的誕生有一部分是要補旅團的缺, 一方面要模糊焦點, 製造新亂象.

趕快蟻王打一打結束吧, 我等不及要看其他場面已久.
Read more...

Sunday, May 16, 2010

宅遊戲: 好夢連床


English Name: Weird Dreams
系統: PC

小時候買了不少玩過一次就任留吃塵的磁片遊戲. 那是一個軟體世界獨裁的市場. 好夢連床留下了極強烈印象. 這是一個風格極囧的怪碟, 我實在也記不起來那個年紀怎麼會對這種東西有興趣.

故事是說, 垂死邊緣的病人(你)在自己本身腦海裡試途復甦的大冒險. 場景變幻莫測. 難度也相當驚人. 其動作遊戲本身就大有問題. 主角還真的是病入膏肓, 每執行一個指令前都給個停頓. 常常一秒的間隔就要你命. 再者也常常發生"目測安全, 實則喪命"的扯髮經驗. 花園部份一次都過不了. 沙漠也是走了幾個景就被幹掉. 至於由蜜蜂把守, Good Ending 必要之第一個腦細胞, 則一次都沒有拿成功.

死亡率之高, 設計之詭異, 加上忽起忽落的極不協調配樂, 這個可以視為早期的成功恐怖之作.

還有有Youtube 和網戰高手的存在, 總算有幸目睹全程:



不過強如這位 DeathKnight大, 幾個場景也看的出來是靠運氣混過關. 平心而論這個遊戲根本不是用來玩的, 比較酷似折磨人的藝術作品. 看看就算有份.

值得一題的是軟世的遊戲手冊極為用心. 大概是體貼大數玩家的能力, 居然有全部關卡的截圖和抽象意味濃厚又帶有故事劇透的提示句. 非常值得一讀. 這裡有一位造福人群的大帥掃瞄版, 趕快下吧!
Read more...

Wednesday, May 12, 2010

宅遊戲: 超級瑪俐歐兄弟


English Name: Super Mario Bros.
系統: Wii

任天堂很瞎也很反常地回饋玩家, 免費贈與Wii點數 500. 結果條碼一入, 出現的確是元祖瑪利兄弟的下載點. 縱使後來有糾正, 當然還是秉持著這樣也不錯的心態撈了過來.

造就了本人二十年來首度接觸本作.

越玩越折服. 真的有很多了不起的突破遊戲性. 單是關卡部份就有地下水管, 水關, 天空關, 火龍關等等元素. 敵人方面雖然細想起來很缺乏整合性, 不過卻有頭目和中頭目鎚頭兄弟等鮮明角色. 隱藏磚頭和裡面多變的內容實在地豐富了探索面. 二十年前的我毫無頭緒地撞遍每一塊磚. 邊走邊跳的壞習慣也是拜這個遊戲的福. 偶然撞出一只升天藤蔓還是加台菇那種喜悅是真的.

本作品的難度也小有名氣. 一路闖過前六關不失一命, 嗤之以鼻的態度立刻就出來了. 沒想到在7-3全數喪命. 連庫巴一面都沒見過. 不過難易度掌控的很不錯. 前期和後期的差別清晰可見.

還有一點就是按鈕加速這個已經逐漸成為動作遊戲必備指令的輸入法. 就當時來講, 原創性滿點.

推薦度:
Read more...

Saturday, May 8, 2010

音樂與成長歷程 - 國中時代

這個時候開始自費買CD了. 第一張是滾石的合輯, 新好男人VS 亂世佳人. 其中黃耀明我是一片雲真是好聽到爆.

一千零一夜/邰正宵

邰正宵高峰時期的作品. 聽過乙次就決定要買, 是第一張買的個人專輯.
這張超級值的, 連續好幾首讚歌: 心要讓你聽見, 著迷, 為了愛時間可以倒流, 被你遺忘的花. 湊頭用的歌真的只有兩三首.
猛聽, 一放學就聽. 搞到後來幾個好朋友紛紛表示意見這才收手.
聯想畫面:
每天想著下課, 上課都發白日夢. 學業上一塌糊塗, 交了好幾個一輩子的好朋友, 是最快樂的時光.

Dreams /The Cranberries

差不多可以說沒有這個團體就沒有王菲. 史上最經典的唉唉叫.
好像是收錄在不可能的任務原聲帶中. 我以呂方老情歌一碟與好友換之.
聯想畫面:
除了漫畫和遊戲外, 這個時候開始K推理小說. 赤川次郎艾勒里昆恩是啟蒙導師. 聽音樂看書的人間極樂逐養成習慣.

Return To Innocence/Enigma

亞特蘭大奧運時猛放的歌. 班上一人有買, 全班都有份考貝. 這個團體根本連聽都沒聽過.
聯想畫面:
伏明霞的跳水. 炎熱的台灣夏天.
補不完的習. 家完全是睡覺用. 回想起來這對十幾歲的小孩子簡直就是可怕的折磨. 不過補習班都作社交用.


歡聚歌/新寶島康樂隊

有一陣子第四臺從一大早就開始輪放三級片, 時逢暑假, 一部也不放過. 相關資訊大部份都是這個時候吸收的. 每逢家人路過, 衛視中文台是我御用的偽裝台. 這首歌是常聽到的廣告歌.
聯想畫面:
暑假第一天就把試題部分全數抄完, 剩下的留到最後兩天處理, 其餘的全數用力玩. 沒想到後來發現課題居然是"剪報".
非常痛苦的回憶.

愛情的盡頭/伍佰

台灣奇蹟伍佰老師這段時間正式發跡. 這首歌老實說也不怎麼樣, 卻是那種越聽越讚的耐聽型. 當時班上瀰漫著真正男人就應該聽伍佰和陳昇的不成文規定. 這兩位要在香港合唱了, 趕快去吧.
聯想畫面:
每天晚上會聽台北非常DJ. 黎明柔現在人在哪裡? 聽ICRT則會幫助睡眠.
美國和英文這兩個遙遠的詞也離我越來越近了.
"相逢之後何須再問分手的理由".
班上的歡送會唱著這首歌. 眼淚很難憋. 下次有機會再原班人馬唱一次吧.
伍佰撕吼著讓我飛. 美國成了我的新家.
Read more...

Tuesday, May 4, 2010

宅書刊: Mega Man Official Complete Works



卡普空連續推出兩位20歲大典. 一則為SF20, 一則為R20. 到了美國市場硬把 R20 拆成 Mega ManMega Man X 兩本分頭賣. 頁數不同索價一樣. 真的有點黑心.

就本書來講實在非買不可. Mega Man 不需要介紹了. 歷史悠久, 廣受歡迎. 以獨特的武器系統和高難度為號召. 本人從小玩到大, 也進而收集浪費收入的漫畫等周邊商品. 遺憾進步空間有限, 近年的 Battle Network ZX 系列都不很吸引人. 就連 X 後期的作品也只是勉強糊口. 一直到了卡普空返璞歸真的 Mega Man 9 和 10 推出後才有一點感覺回來. 這本書沒能收集到九代真的可惜了.

最吸引我的當然要屬頭目設計. 我已經忍不住想再貼一張專門的討論帖. 從一代的人人穿內褲樣到八代的華麗複雜, 你可以說是風格上的進化, 也可以說是越來越流失原味, 幾乎認不出來是同一系列的角色. 稲船敬二的畫風確實地逐步提昇. 他回想式地對自己幾年來的作品發表的意見是很值得一讀的. 多少可以吸收行業中的製作趣味.

極為大量的小咖敵人原畫. 不這樣一列真的不知道原來每一代注入的變化性如此之大. 同樣令人吃驚的是重製版和異版量之多, 還有主系列一些從來沒聽過的支線遊戲. 歐版及美版等令人咋舌封面多有收入, 但怎麼不見一代那個有名的猴子人? 除了官方原畫外其實其他插畫並沒很多. 這點有點意外.

這本沒有理由不買. 下手吧!

推薦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