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9, 2010

宅遊戲: 死魂曲Blood Curse


English Name: Siren: Blood Curse
系統: PS3

我很喜歡死魂曲2. 動作, 潛行, 解謎. 日式的恐怖傳說和錯縱複雜的故事線.

而Blood Curse 的處境比較尷尬. 也有人把它看作系列的第三代, 但實則是為了突進老美市場而推出的一代重製版. 主要角色大量換成金髮碧眼. 可能是考慮到老外的腦容量, 時間空間錯亂的劇情圖也改成了直線時間軸, 但由於故事本身過於混亂, 玩起來依舊一頭霧水. 我是比較中意舊版的進行模式, 很有電影狗男女黑色追緝令之類倒敘抽絲剝繭的驚喜. 而劇情本身淺顯易懂才是最好的.

另外一項浮動似乎是為了配合PSN的推廣, 北美版的發行以劇集為單位, 下載售出. 很明顯的直線軸的用意也是為了促成這個行銷模式. 但沒想到傳統碟片收藏者如我被逼著飛回故鄉購買碟版. 我不認為這是有效的長期投資, 對PS3的硬碟也不是好現象.

支線任務雖是移除了, 但基本上關鍵道具的搜括與直接影響舞台細微變化的特定動作無疑增加了變化性及深度. 多多益善. 綜合影音, 隱藏著劇情提示的關鍵道具呈現風格真讓人愛不釋手. 假網頁當然是我最喜歡的部份. 其中幾樣的入手方式真的俱挑戰性. 附加的小遊戲走懷古路線. 有了很好, 但沒啥可玩度.

八位可用角色分別分擔各線劇情. 以主角 Howard 和帶反派意識的犀賀省悟最令人印象深刻. 專門躲躲藏藏的貝拉小妹也佔了很大的比例. 似乎應該要有所做為的 Same Monroe 因為長相太過路人倒至存在感薄弱. Sol 和 Amanda 居然各自只得一關出場. 老黑攝影師尤其可憐, 差不多從頭到尾都屈身為殭屍挨打. 角色比重有條整空間.

以殭屍為主題的潛行遊戲非常切題. 有膽抄傢伙與其硬幹的現實中應該沒有. 就本作的定位幾乎可以說一棍在手天下無阻. 要不是貝拉小妹的話敵人的威脅性稍嫌不足. 屋頂的天線大戰與屍人一家的觀察都是極有趣的關卡.

視線截取是原創性很高的元素. 雖然說是視截, 但往往連聲音一並收錄. 對於製造恐怖氣氛很有助力. 不過利用視截進行解謎的任務真希望多一點. 同時也憑著這個與其獨特的風格, 我由衷希望死魂曲能在恐怖遊戲中貫徹始終, 持續精進. Blood Curse 為了迎合大眾市場開了倒車真的是很可惜.

推薦度:
Read more...

Friday, June 25, 2010

宅電影: 功夫棒球


English Name: All Out Nine-Field Of Nightmares

玉山鐵二堀北真希領賢主演. 玉山君超齡演出高三生, 這並不是本作最誇張之處.

非常老土的以小欺大奮鬥史. 究竟是日本人愛看還是我總是挑到這類片? 萬年爛隊棒球社在面對解散之際決定奮發圖強. 本作的誇張程度由其具體化的特效搞笑表露無疑. 像是從天而降的"自做自受"匾額, 和真正長了眼睛的魔球. 偶爾也會讓人不知道究竟是真的發生在眼前還是純粹地比喻表達. 以這種表現風格詮釋島本和彥的原作正適合不過. 學校名為"全力學園", 主角名為"不屈鬥志". 在面對自己幻想中的種種逆境, 奮戰不懈, 最後面還可以笑的出來. 幻想式的男子漢劇本. 由於太過夢幻, 實質的感動作用不大.

在看到全隊在不戰而勝的喜悅下在泥濘中歡騰的場面就知道博君一笑是唯一的重點. 就算看到了112-0這種比數也不覺得奇怪. 偶爾也會出現"一是一, 二是二"等有點道理的歪理.

生活過得太認真倒是可以看一看.

推薦度:
Read more...

Monday, June 21, 2010

宅漫畫: 超智遊戲


English Name: One Outs

定期在追的漫畫有 Gantz, Air Gear. 不定期的有火鳳燎原, 欺詐遊戲. 欺詐遊戲異於主流的獨特風格讓人對甲斐谷忍產生了強烈的印象, 當然這個名字本身就蠻獨特的.

超智遊戲被歸類為棒球漫畫. 主要是說賭徒渡久地東亞如何以精密的控球和左右人心的洞察力把萬年墊底隊Lycaons提昇至聯盟冠軍的奮鬥史.

與坊間棒球漫畫不同的是, 完全不攪青春熱血, 九局下半的奇蹟等等. 我一直認為棒球是步調緩慢的乏味體育, 最近才開始了解其戰術變化的巧妙之處. 超智遊戲的切入點就在這裡. 合約上的詐術, 好壞球的調配, 場上球員的調度, 盜壘, 放水, 做弊, 甚至聯盟的經營之類的題材就是本部漫畫的主題.

基本上就是棒球版的欺詐遊戲. 連經典名句"我找到了必勝法"也是這個時候就登場. 由於是鬥智, 非棒球迷只要有點智慧便能大方享用. 渡久地東亞獨門的超強心理剖析術基本上讓其立於不敗之地. 而實際上在漫畫中也是一路無敵. 但這完全不影響閱讀的樂趣. 每每當渡久地處於劣勢時, 確實不易看的出翻盤的可能性. 也可以看作甲斐谷忍與讀者之間的鬥智遊戲. 渡久地外惡內善的特性只有在局部細節表露出來這點做的很巧妙. Lycaons球員個個路人臉這點真的太喜歡了.

由於先後兩次截載, 出現了兩回安排雷同的肉麻派結尾. 這當然是蛋裡挑刺. 這是一部畫風明確清新, 角度獨特, 娛樂性極高的優作.

甲斐谷忍我愛你.

推薦度:
Read more...

Thursday, June 17, 2010

宅遊戲: 斯隆與馬克貝爾的謎之物語


English Name: Sloane and McHale's Mysterious Story
系統: DS

到了這個地步, 幾乎可以說印上Level-5大名的作品保證讚. 這款風格與雷頓教授假可亂真. 呈現的氣氛詭異中帶放鬆, 高貴中帶輕鬆. 在我航行十幾個鐘頭無法入睡的折磨中只它一路陪伴, 功不可沒.

斯隆與馬克貝爾為腦力激盪作家, 題目有點像腦筋急轉彎, 考驗玩家的推理, 聯想, 創造力. DS 版的遊戲進行式非常合理, 就算沒腦子, 有耐心一樣可以玩到底.

構圖的風格和Sega為你而死系列相當類似. 簡單清晰, 非常舒服.

七十題的題庫相當飽足. 可惜的是難度不均, 其中包括一眼就看穿的, 也有知道了答案令人洩氣的. 讓人豎起姆指叫好稱讚則有大約十到十五題.

推薦度:
Read more...

Sunday, June 13, 2010

音樂與成長歷程 - 高中時代

開始了美國的人生, 老實說, 相當低迷. 上了半天的英文補習一個屁也開不了口. 結果差不多當了兩年微笑點頭的啞巴. 溝通能力被剝奪真的是一件很慘的事. 差點被貶至啟智班. 人際關係一落千丈, 被燒了幾次覺得朋友多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個性也從悲觀症轉為與世隔絕症. 現在宅純度那麼高應該是該時起的頭.

公主徹夜未眠/許茹芸

首張專輯討好中的歌, 居然是自己譜的曲, 有誰知道許茹芸是創作型? 而且那個時候樣子真像林曉培.
不用再重覆我對淡傷歌的喜愛.
聯想畫面:
剛到美國的冬天, 什麼都沒有, 就是幾張在台灣隨便電台錄一錄的卡帶, 反覆聽, 一聽再聽, 成了與故鄉唯一的聯繫. 這首是裡面印象最深刻的, 很適合美國西部風乾的冬天.
很冷, 好想台灣.


心理遊戲/陳曉東

我那個時候一直很納悶什麼叫"同樣色素".
這首歌曲風新穎, 衝勁十足. MV會不會吹風機用過多?
說也奇怪, 好像羅志祥的掘起真的就是陳曉東的沒落.
果然還是一張臉不能給兩個人用.
聯想畫面:
這段時間寄情於電影. 或者應該說, 如何佔電影院便宜. 努力鑽研一張票看三場秀的漏洞.
幾乎一度有在報紙上的就有看, 不過聽的懂的地方不到四分之一.


自由落體/梁詠琪

這首歌充滿幻想, 可快可慢, 可活力可憂鬱, 而且還有電玩關鍵字, 真是不得了的傑作.
膽小鬼絕對是梁詠琪的代表作, 整碟水準很高.
聯想畫面:
電影衍生出了戲劇的興趣, 修了幾堂舞台劇還有創意寫作. 很有趣也很辛苦, 但對於陰霾的個性似乎無所改善.
同時與台灣的信件來回逐漸減少, 也開始創作自己的作品. 和阿輝一起交換信件討論故事劇情真是有趣極了.

Torn/Natalie Imbruglia

美國總是將流行歌曲炒作到爛. 也有難聽的歌莫名其妙給炒紅起來的. 這首歌那個時候常常出現各種場合. 我記得這張專輯只有這首好聽. 這首的即席舞蹈挺自在的.
聯想畫面:
語言的限制逼的我不得不研究如何拿高分的捷徑, 不然一個晚上課本念不到幾頁. 但一抓到訣竅突然變的容易上手. 這是在台灣悟不出來的境界, 真是陰錯陽差. 頓時從滿堂F昇格為一路A. 不知不覺形象由智障兒變為書呆子.

火の鳥/Fanatic Crisis

學校裡有幾位老美哈日族, 成堆的J-Pop MD, 動畫錄影帶真不知道出處為何.
Fanatic Crisis 好像也是視覺系. 這首歌氣勢澎湃, 可惜主唱的聲音有點弱, 怎麼聽都像是面帶微笑唱出來的.
最後一分鐘副歌真的有火鳥飛翔的錯覺. 超級爽.
我覺得日本歌有點被高估.
聯想畫面:
多虧了網路的發達, 猛啃線上武俠小說. 由衷希望武俠世界能夠得到西方主流文化的接納也是這個時候萌生. 可惜至今都是日本文化的天下....繼續努力.
猛在聊天室膚淺地談情說愛, 一下子就退潮.
猛下載懷舊遊戲, 模擬器, MP3. 到美國來以後第一次感覺時間不夠用.
Read more...

Wednesday, June 9, 2010

宅書刊: Japanese Beauties: Vintage Graphics, 1900-1970



這本書收集了大約兩百頁的日本廣告美女圖, 橫跨 1900 到 1970. 但說老實話, 幾十年好像差別不很大.

基本上最直接的行銷策略就是女星對著觀眾露齒微笑, 什麼東西都能拿出來賣. 化妝品婦女用藥等還算合理, 但以看情人的眼神對著家電傻笑就實在有點彆扭. 這個取向沿用至今, 想不出新點子就擺張水臉蛋反正一定有人要看.

說到這裡就對早年的美人定意有新的疑問. 很多面頰肥腴, 面積很大的圓鼻闊嘴, 或許這樣笑起來比較好看, 還是說大家喜歡健康長相? 進一步想, 好像從浮世繪起就是這種楊玉環美女最多. 真正讓人以現代的眼光覺得美的大概不到五分之一. 照片也就罷了, 勉強可以說是人頭公司偷工減料, 可是連手繪的也是同樣標準. 甚至有一位樣子就是蕭敬騰留豬哥亮頭. 有興趣的人自己找來看.

照片的出處很多是同一場牌的產品或者同一系列的雜誌刊物, 有點偷懶. 不過基本上記錄了日本一專特部份的歷史, 還是值得一看.

卷頭作了幾頁的簡介. Taschen 的文章很多讀起來像大學論文.

書頁很精美, 釘裝有問題. 看不到一遍就啪一下從中裂一半.

推薦度:
Read more...

Saturday, June 5, 2010

MV: 特別



何的歌
我的動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