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30, 2011

宅書刊: 哈利波特與躁臭的壞脾氣



花了三個月才讀完. 本系列書的優缺點暫時不講了, 純討論哈利波特的脾氣.

這人發脾氣也不是沒有原因. 從小就給德思禮家虐待(還關廚櫃), 進了魔法學院還得與跩哥石內卜等人打心理戰, 基本上每集必有全新的找碴角色, 波特系列也很忠誠地遵照:
自己生氣->對朋友生氣->與全校鬧不爽->佛地魔與誤會一齊解決後成為片刻風雲人物之類的行程表. 集集如此, 大吼是哈利最多出現的表達方式. 這個年齡的小鬼本來就萬事看不順眼是很寫實的描寫, 但是就一個主要角色的刻劃來說, 個人不是認為很成功.
脾氣, 或是奮怒這項東西通常都是主角救命用的變身之鑰. 波特亦不例外. 小的時候魔法潛質出水的關鍵就是奮怒. 這裡必須要有一個關鍵, 那就是偶一為之的爆發才得體, 不然就叫濫發, 量多就質差. 也就是必要時出劍, 反之則惦惦. 比較一下悟空悟天克斯等人的爆發, 真是天壤之別. 一旦哈利學會了魔法操縱的正統管道, 奮怒發動這項性格特色也失去了意義.
從此之後壞脾氣炸了開來, 有事就發絕不含糊. 先不說發脾氣的合理與否, 在同樣的情況下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會發作, 的確在閱讀中有頗感不快, 但不是每個人都處在左右魔法界的舉足之位. 更要命的是哈利同時兼有X檔案穆德探員的好奇與好管閒事. 萬事皆自我主張, 非得破壞諸多規條也要滿足自己的乾渴. 這樣的舉動在前三作嘗到了甜頭, 在第五集吃了大虧, 到了最後一集的存亡之秋還硬逞口舌之快聯累同伴身陷危機. 都鬧成這樣了, 如果不知情地單看個性, 完全看不到有任何成長.
這樣一來, 哈利與其躁臭的壞脾氣成了主線劇情的催化劑. 作者蘿琳如此安排, 無疑加強了主角的份量, 但根本的關鍵因素卻如此負面. 非要一個冷靜的妙麗替之熄火擦屁股. 鄧不利多也跟蘿琳一樣把哈利利用個夠, 甚至任哈利將校長室一夕砸毀也不輕易糾正其方針. 客觀來講, 哈利看起來是自己無法掌握自己的拙蛋, 硬被人牽著鼻子走.
Read more...

Tuesday, April 26, 2011

宅漫畫: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我對美式漫畫一直不感興趣. 字多讀起來吃力, 加上寫實畫風實在沒有太多靈感激發作用. 同類型的港漫倒無所謂, 可能是對超人英雄題材的粗獷長相自小學以後就提不起勁. 就在這個時刻督到了這本. 綠野仙蹤是熟悉的題材, 我從小就覺得茱蒂·葛蘭電影版中的角色造型看了十分讓人不舒服. 這本的美術風格讓人感覺煥然一新, 特別是那隻獅, 描繪的太棒了.

但劇情方面疲弱無力. 感覺上一夥人根本就在走馬看花, 一關一關悠哉逛, 有些部份一兩頁草草交代就過. 景與景之間的砌合度與連貫性奇差無比, 導致整體張力很糟. 完全沒有一路想看下去的衝動. 讀了幾頁就沒力, 拖了好幾天才看的完.

而且其中還有頗殘忍的描寫, 我真好奇與孩子們同讀的家長們怎麼解釋? 撇開美術不談, 這種作品居然也可以得獎, 老美已經沒料了.


推薦度:
Read more...

Friday, April 22, 2011

金州勇士季末之戰



總算埋了十年的籃球迷入境現場乙次. 2011年4月13日大戰拓荒者. 與老豆生日撞期, 而且他還是票源提供處. 多謝了, 父.
其實平常轉撥聽久了, 看現場比賽猶如靜音, 更加強了好像辦公室般的上班氣氛. 反正是最後一場, 兩隊又是傷兵如雲, 等於是板凳球員大對決. 到了第二節乾脆沒受傷的名將也都下場納涼. 多虧了這樣可以看林書豪二十分鐘. 此君明年還不知道會怎麼樣, 能撈到一個季末見識自家人本事也算很幸運.
不過林君打的好像很吃力啊. 就算是面對對方的後補控衛也完全吃不到甜頭. 高速切入超不過去, 防守屢被得逞. 要不是一記妙傳還有反手上籃夠帥, 不然真是氣不過.
地主隊中球時候的爽快感確實不是電視看一看能比較. 雙手不由自主地往上伸直了拍打. 這是一種很累人的舉動. 可是就是忍不住. 虛席很多. 這當然跟戰績有直接關係. 由於比賽接近一面倒, 連加油都很不起勁. 看見拉拉隊對著毫無反應的觀眾猛揮舞, 心裡有種罪惡感. 一旦看到球員一臉想放假的表情, 那種感覺立刻又消失了.
不管是暫停還是中場, 舞台變化的速度也夠快的. 還有難得一見的杯糕車, 真是越來越不知道看的重點在哪裡.
最不可思議的是票價高不說, 連啤酒一杯就要美金九塊這會不會太貪了一點. 一晚上下來花上兩百塊輕輕鬆鬆. 資本主義完全沒把球迷放眼裡. 更扯的是新老闆開出所謂的優惠居然是"不漲價". 我看乾脆在場內走一步算一次錢算了.
我發現很多人付了門票錢, 結果卻只在內部的吧臺喝酒看螢幕聊天. 只能說灣區人燒錢的本事遠超乎想像!
Read more...

Monday, April 18, 2011

宅遊戲: 男孩與軟泥


English Name: A Boy and His Blob
系統: Wii

翻譯成這樣算什麼鬼?

又是一款雅俗共賞, 大小皆宜, 叫好不叫座的精品 Wii 遊戲. 劇情大概跟一般關卡制一樣沒頭沒尾. 反正也不是製作重點, 你們也不要太在意.

遊戲讓人激賞的地方很多. 比較明顯的當然就是順到離譜的手繪角色動畫與故事書般精緻的背景. 音樂的話最終章還蠻好聽的.

我最佩服的是本作品用了相當少的介面設計, 除了提示按鈕與選擇豆子外就是全螢幕的舞台. 廣大又爽. 當然與簡單的遊戲性很有關係, 但能做到這樣我覺得很不容易. 在關卡選擇上也是, 完全地融入舞台的一部份.

看似為平台動作遊戲, 但由於男孩的跳躍力遠遜於某水管工, 使得整體偏重於解謎. 步調非常之寬裕, 而且存點頻繁, 失足至死的可以隨時定點重來. 玩家可以輕鬆自在地揣摩破解之道. 關卡方面也是很足, 前後一共八十關的長度. 其中不乏令人折服的謎題. 四十關為流程短的挑戰題, 技巧佔了蠻大的比重. 同時由於缺乏了暫存點, 令人扯髮的情況很多. 頭目戰是比較弱的環節, 總讓人覺得不是太難就是太易. 最糟糕的是老鷹戰, 簡直就是純碰運氣.

或許是市場針對出了問題, 對低年齡層的不容易, 對成人又失了點動機. 最後演變成只有識貨的還有搞不清楚狀況的才會前去購買, 實為非常遺憾.


推薦度:

Read more...

Friday, April 15, 2011

宅書刊: 超殺人事件



東野圭吾確實是很厲害的角色. 著作不但多而且廣. 就連專司交通犯罪的短篇都能出一本天使之耳, 更別說理科類別的伽利略系列了. 這人就算寫本格小說, 社會性還是很重. 主要挖掘人性在如此環境中曝露的黑暗. 多數作品看了就知道很灰色. 完全沒想到其中也會有以諷刺推理業界的這本喜劇短篇.
雖然全是黑色幽默, 著實能讓人放鬆心情會心一笑. 也有一些明明知道笑點的走向, 讀到最後還是被誇張的安排擺了一道. 超稅金對策殺人事件, 超高齡化社會殺人事件等都是這類. 也有愚弄讀者的超猜兇手小說殺人事件, 和暗喻推理創作問題的超讀書機器殺人事件. 整本讀來讓人回味起大學時代的創意寫作課, 怎樣地絞盡腦汁折轉劇情讓讀的人飽享意外之喜.
其實最諷刺的就是明明每篇的以殺人事件掛帥, 但根本有些連案件都不是. 難到真的純以恫嚇意味來製造賣點?
不知道東野是否有意挑戰前輩, 角色命名出現了"袋銀一郎", "藪清彥", "高屋正", "史". 連虛構作品都有"魔風館殺人事件".
看完好幾本東野沉重的社會推理, 這本是很棒的中和劑.

推薦度:
Read more...

Sunday, April 10, 2011

宅書刊: Dragon Ball The Complete Illustrations



日版的好像是結集了公式資料草稿彩圖等好東西一口氣出了好幾本, 美國這邊僅得一本, 而且縱使用上了 Complete 這字眼, 怎麼看都不可能十年只畫了不到三百幅. 更令人傷心的是鍾愛角色像是人造人19/20連一張都沒有. 而且所謂兩百多張其實很多是小幅插圖, 或是團體圖硬掰開來算. 不過抱怨到此為止.

鳥山明身為漫畫家確實有其毛病. 像是不貼網點, 人物造型雷同, 背景偷懶等等. 這本書真的有時光隧道的魔力, 一下子把我帶回徹底崇拜鳥山君的那個年紀. 不得不說, 七龍珠真的創造了一個時代, 回憶很多. 真沒想到當時只要貌似鳥山明的作品通通有消費潛力, 勇者鬥惡龍就別說了, 連神龍之謎也沾上光. 全是名作.

看了這本才回想起鳥山繪製機械的確有一套, 極俱創意的膠囊股份有限公司完全帶出了其表現慾. 同時收錄了單行本側面的角色條, 總算可以一次看清楚. 沒想到亞奇洛貝這種三流角色居然出現了兩次! 重要角色特南克斯則一次也無. 達爾的髮型差不多貼近拉帝茲. 真是太有趣了. 也收錄了大量龍珠在 JUMP 上的封面. 每次悟空都擺中間, 足見受歡迎度.

把插畫簡介留在最後是聰明的作法. 讀者可以盡情欣賞乾淨的作品.

推薦度:
Read more...

Tuesday, April 5, 2011

宅遊戲: 洛克人頭目覽

就討論一下一到九代個人認為最成功與最失敗的頭目吧!


洛克人一

喜歡: Fireman
舒服的配色, 這隻是一代唯一沒有"嘴巴"的頭目. 取而代之的那一小塊突起物也蠻可愛的. 最大的爆點就是雙手頭盔皆為火灶. 帥啊.
不喜歡: Bombman
雖然人人穿三角褲, 就造型來講這隻矮肥的身型格外像摔角手. 最大的特色是那柄跟炸彈毫無關聯的龐克頭, 等於就是沒什特色.



洛克人二

喜歡: Quickman
不管是後來的呼拉圈人還是磁鐵人, 頭上有簡單造型的頭目我都還蠻喜歡的. 難到爆的關卡讓這隻感覺格外強大!
不喜歡: Flashman
不太容易物質化的元素, 導致造型也缺乏代表性.



洛克人三

喜歡: Snakeman
辮子般的頭盔設計加上流線型的胸甲! 配色簡單整齊, 乾淨地邪惡.
不喜歡: Hardman
桶裝的造型跟四代的潛水人幾乎一模一樣! 明顯略遜一籌.明明它先出生, 反而像劣質的複製品.



洛克人四

喜歡: Dustman
這代大部分都很棒. 這隻開個洞的頭型有夠棒, 細部的線路, 漠然的表情就是讚!
不喜歡: Brightman
不知道為什麼, 球形的頭目我都覺得很蠢. 這隻不但是胖, 連嘴型看起來都呆. 跟有智慧相連的頭上燈泡完全兩回事嘛.



洛克人五

喜歡: Gyroman
背上那柄螺旋槳就夠帥的, 連腳都用直昇機的降落底盤! 臉部設計比影子人還有忍者的味道.
不喜歡: Starman
星星人就真的胸前放個大星. 未免偷懶過頭.



洛克人六

喜歡: Flameman
這代走國家民俗路線. 融合阿拉伯風我覺得蠻有特色的. 嘴上那一撇是小鬍子嗎? 槍砲連著背後的那管並不會看起來比較弱, 反而添增個性!
不喜歡: Yamatoman
因為太像BB戰士.



洛克人七

喜歡: Freezeman
水晶系的這樣設計恰到好處, 比之前那些胸前一整塊的好太多了. 跟雙子星人有點類似的味道...
不喜歡: Burstman
就造型來講還以為是城堡人.



洛克人八

喜歡: Aquaman
這代很多非對稱的設計. 我就是喜歡那頂帽子和娘手勢. 消防栓這個點子相當有趣, 執行地也很新潮. 胸前的閘口出奇的新鮮.
不喜歡: Searchman
感覺.....很不舒服. 特別是右邊那頭.



洛克人九

喜歡: Galaxyman
我覺得還蠻可愛答! 像極了我很喜歡的吃錢獸!
不喜歡: Tornadoman
好像北歐神話會有的頭盔, 作用不明的胸甲圖案. 好不協調啊! 右手那個十字也很莫名其妙.
Read more...

Friday, April 1, 2011

宅漫畫: 主人公普通篇

秋山醬, "炒翻天"


堅持料理就是勝負的惡型廚師. 秋山是風格強烈且俱魅力的主角. 個性極度狠硬派, 就算面對挫敗與外力打壓, 依然固執己見, 撐到最後還是他最厲害. 單看各集封面就知其兇惡程度. 到了頂極作戰篇那張開口笑嘴差不多就是裂口女的程度.
囂張歸囂張, 所有廚師中最拼命的也是他. 真的是把命豁出去地幹, 雖然態度之惡劣, 對於這麼有理想的人實在很難去討厭. 在主篇是為了勝利什麼都做, 包括投機取巧的陰招等等, 目的就是要壓垮對手, 有時甚至以壓垮評審為目標. 真的不得不防. 這也可以看作是其對於一切不利因素的回應手段, 但追根究底還是其糟糕形象所致, 徹底地惡性循環. 到了第二部稍微好一點, 從把對手一市視同仁改善於主要針對惡質對手, 像是神之舌頭的大谷老師.
整體來說是個以惡制惡的爽角色, 但深度與成長空間比較弱一點, 忍痛打入普通篇一欄.

結論: 矽谷這邊這種人還蠻多的.



劍桃太郎, "魁!!男塾"


男塾一號生筆頭. 什麼都強, 什麼都會. 連英文都很流利. 其實他就是肉體派的劍心, 不太說教, 比較偏於親身示範型. 個性也比較不討厭, 因為根本沒個性. 連話也不多, 平素擔任廣播員的反而是表情撲克的雷電羅剎.
但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其神通廣大. 男塾其一特色是有些擺明了就是臨陣專制對方的必殺技結果通通說的好像歷史很悠久. 劍桃太郎不單是此道專家, 更厲害的是奧義名單可以隨著對方無限延伸. 最好的例子就是狼髏館宗嶺嚴之戰. 宗氏祭出了非常要命的翔穹操彈. 本招號稱只有三名傳人, 第一是宗嶺嚴自己, 第二是他師傅, 第三人好死不死就是劍桃太郎了. 到了決戰打藤堂豪毅也是, 該君會暹氣龍魂, 劍立刻與予暹氣虎魂反擊, 怎麼看都不是湊巧. 最莫名其妙莫過於一招從不用二次.
除了讓人覺得無賴以外其實有很多熱血場面. 例如在法老戰與伊達交接還有擊潰東鄉總司時發的豪語. 而且縱使強到離譜, 每仗都是苦戰. 路都是自己的血開出來的.

結論: 其實從頭到尾都翔穹操彈就夠了.



小呆, "神龍之謎"

正直, 善良, 勇往直前. 不愧是上世代的主角, 典型到不行. 單純就是其寫照. 而事實證明這類的主角逐被歸納為個性空白. 小呆最常見的情緒就是為了打抱不平而憤怒, 與父親巴藍之間的感情處理的不錯, 除此之外內心戲都歸何布了. 甚至從克洛克達因起, 小呆對手的內心描繪都比他要強多了.
小呆和悟空一樣是偏重武戰的主角, 最痲煩的對手都丟給他們處理. 而武藝方面的成長也被強調出來. 就這點來看小呆的確是成功的. 單是阿邦式快速劍這招既帥又有獨創性, 延伸出來的阿邦式快速劍X石破天驚版的阿邦式快速劍
等等都讓人愛不釋手. 最終甚至還讓其擁有了強大的變身能力. 不過由於其個性之單調, 比較像是客觀的強打者. 除非遇到同僚喪失的慘狀, 戰鬥情緒的宣染偏差. 而武藝方面的成長也很偷懶, 好像都是自己練一練回來就變強的.
試例本作的幾大經典場面, 大概多是何布的自爆咒文, 阿邦回歸, 何布與巴特拉的男男情節, 巴藍的犧牲, 還有何布大破天地魔鬥等等. 身為主角居然完全沒份!

結論: 反正勇者鬥惡龍的主角連台詞都沒有.



哈梅爾, "魔法提琴手"

過頭搞笑是魔法提琴手的特點也是弱點, 只能說是其獨特的特色. 哈梅爾身為主角也是此風格的濃縮與起點. 我倒是覺得這是印象很強的主角, 而且原創性很高: 吟遊詩人的職業, 複雜的血統, 悲傷的童年, 矛盾的使命, 還有執著的勢利眼. 很有趣的角色.
由於搞笑與嚴肅之間的反覆無常, 我常常搞不清楚定位究竟在哪裡. 哈梅爾本身的情緒也同樣捉摸不定, 憂鬱中可以隨時起肖. 相形之下配角萊艾爾和妹妹西撒就穩定多了. 不過當然也是因為其次級份量.
哈梅爾顛覆傳統的形象, 不是愛, 就是討厭!

結論: 童話中哈梅爾的吹笛男好像個性也很惡劣.



姬發, "天子傳奇開周篇"

姬發也是直線型的角色, 個性除了對女孩子遊移不定外好像也沒什麼缺點正是最大的缺點. 和哈梅爾正好相反, 硬是要說的話我是討厭姬發的.
天子傳奇的開場很有野心. 這也給了姬發一個不同凡響的起步, 讓人對其將來的大展長才期望很大. 先天乾坤功這套武學也很全面. 能出電出火, 轟遠打近. 我最喜歡的還是迷你乾坤大挪移逆轉乾坤. 後來更添了一個系統更複雜但除了靛滄海其他都很少用的渾天寶鑑. 看他以弱搏強是一大快事, 天子一的戰鬥場面其實多還不錯.
為了增加劇情與角色的趣味性, 兩件很要不得的事終於發生了: 1. 姬考魔化 2. 姬發喪憶. 這本是好意, 強化了配角的個性與戰力同時也豐富了主角的心路歷程. 但就算不懂的人也知道, 這意味著主角與配角的曝光率替換. 偏偏時逢作品高潮處, 敵強者傾巢全出, 一次讓姬考吃個飽. 魔君, 魔尊, 天母聖姬, 雷電門主等一干人等全部領便當. 風風光光. 反看姬發, 最多就打打游擊戰兼對付南楚侯這等二級角色. 坦白來說, 就平常情況來講姬考這樣的設定本來就比姬發高明. 再加上形勢比人強, 從此以後對姬發完全沒感覺了.

結論: 口桀是怎麼輸入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