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11, 2009

關西攻略 - 心得篇

1.日本的消費
這應該算是迷思之一. 東京的消費額聽說是首屈一指, 關西實在沒想像中那麼貴.
一頓飯一般 1000 円都有找, 而且免小費服務又佳.
交通的話事前做好功課省錢也不算太難.
住的話空間的確是小到不可思議, 但只要找到地點和空間的平衡點應該還可以接受.
Day9 提到 CD 很貴, 一張大約 2000~3000 就見人見智. 說穿了不過和遊戲碟和 DVD 同等位置.
而且我就不信網路上找不到便宜的.

真正不能妥協又貴的離譜的我看就一樣: 水果

貴到了一種程度好像已經不被當作日常養分的來源之一. 大概就是兒子進大學會買來慶祝等之類.


國內自產的西瓜一顆 2980. 也看過一粒芒果 2000 円的. 農民以為還在二戰嗎?
明明就同屬熱帶氣候怎麼隔條海峽差這麼多?

2.日本人的英文


以上兩張並非惡意取笑, 本公司在德國的展覽第一頁就是錯字

日本人的發音被片仮名害慘了. 有的時候根本分不清楚到底是在說日文還是講英文.
程度上的落差也很大, 有時候明明表態了不懂日文, 對方還用日文試探乙次後才開始通英文.
偶爾會在出乎意料的場所遇到英文達人.
千萬別小看菜市場裡的媽媽或是大腹便便的頭家.
就連中文也不可以四處亂講, 到處都有留學生隱身在各個角落.

3.日本的美貌
我的眼睛很喜歡坐落於美形男女.
大概每 2 到 5 分鐘就會掃到一個值得多看兩眼的.
日本男女很潮, 國民平均打扮的水準相當高.
退一步來講就不知道好看的是妝扮還是長相.
這樣看來美化市容本身也是他們有禮貌的表現之一.

4.私人交通工具
美國是汽車, 台灣是機車 (無隱喻), 日本原以為是地鐵.
沒想到腳踏車滿街跑, 還蠻環保的嘛!
對於有些說遠不遠說近不近的距離, 腳踏車的確最方便.
壞處就是日本人雖然守規矩, 禁止停車的地方反而成了腳踏車的聚集地.
更厲害的是不論年齡性別, 每一位都有一手撐傘, 一手講電話的本領.
還有一邊打短訊的, 連路都用不著看.

5.手機

這個就真的搞不懂了: 地鐵和餐廳都禁用手機.
而且禁只禁一半, 就是拿出來講不許, 按鍵輸入的就ok.
真的是養成了壞習慣, 路上的行人也是每個都盯著手機猛按不停.
這還有個好處, 就算一個人上館子也不會寂寞, 都是一手筷子一手機. 這一點用講的就難搞了. 畢竟在公眾場合噴飯粒很是難看.
如果有單手輸入的冠軍賽的話一定又是日本人大贏.

6.公車
220円單程不分距離, 路線規劃的當可以買500円的一日卷最到底算是很方便.
有些電腦看版有日英語音站排服務. 再高級一點的還兼知名地點解說. 一張票服務到家.
最奇怪的還是日本公車停就熄火這點.
真的會省汽油嗎?

7.免費的東西
另外一點體貼觀光客的地方就是免費的資訊一堆. 每到一個觀光站第一件事要做的當然就是搜括觀光地圖. 標示清楚, 設計精緻. 有些還提供各類折扣或多國語言版本, 收集控不拿就冤了.
京都本地的地圖和公車路線圖拿了以後就什麼都不怕. 甚至可用於精簡增加旅行路線. 極為便利.
日本政府花這個錢值得, 這國家的觀光收入不知道有多可觀.
民營企業在路上發的衛生紙和傳單能拿則拿. 衛生紙是自用, 傳單是幫忙對方早下班. 助人為快樂之本矣.
而且在鬧區發東西的多是正妹, 徒增快樂為什麼不要?

8.街上的吆喝
說起打工正妹就不得不提她們的吆喝. 凡走過店面必聽得到歡迎光臨.
這沒什麼, 詭異的是隨便哪一家店都是童音嗓門. Irasshaimase 幾個字嗲的要命.
有的囉嗦的像立委競選一樣, 源源不絕成串地促銷. 我建議日本傳統民俗技藝也登入這一項.
不知不覺就順著聲音來源過去了. 行銷策略還真的有用.
還有很煩的就是明明整間店裡就只有你一個人在逛, 還一直在你旁邊拼命 Irasshaimase 這是想怎樣?

9.資訊的流通
雜誌業真是太驚人了. 半間書店都是擺雜誌好像不是奇怪的事.
漫畫就先別提, 單女性時尚就夠擺了. 還有其他各式各樣怪裡怪氣的嗜好雜誌.
很多根本就是百科式的書籍當作月刊在發.
差一點就買了鹹蛋超人的大全集. 不過全部收齊大概要好幾年吧.
不知道中午去哪裡吃的來書店翻一下雜誌. 不知道附近城市哪裡好玩的來書店翻一下雜誌.
日本是吸收各類資訊的寶庫.

10.走路的方向
記得第一次回台灣搭手扶梯, 站在左邊那條不走差點給別人罵死.
日本馬路的交通跟美國是左右顛倒, 也就是一切靠左.
那行人道又怎麼樣?
我到離開之前還摸不出其行走模式. 時左時右, 走哪邊都會與人衝突.
反正對方是有禮民族, 橫豎都是他們道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