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29, 2010

宅電影: 大日本人

dainipponjin
English Name: Big Man Japan

我不知道松本人志是誰, 不過有本事自編自導自演這種怪片的怪咖一定自己有點想法.

本片全是暗諷時事的黑色幽默, 有巧思有笑點, 但並不爆笑. 反而很嚴肅地大量採用很沉悶的記錄片式訪談手法. 話說一充電就變大的大日本人為蕭條中的特殊行業. 平時遊手好閒, 惡獸來襲時便出動對付, 並且將戰鬥過程於電視台撥放. 從戰後的黃金時期到主角這一代的徹底被人看不起. 民眾清一色對大日本人惡研相向. 大佐藤家常有惡性標語和噴漆塗鴉. 連一段奇長無比的發電廠車道上也全是抗議標語. 說什麼變身浪費電, 製造太多造音, 破壞太多公物等等. 可笑的是幾乎無人對惡獸的威脅提出抱怨, 反而砲口一致對向所謂正義的化身. 連大佐藤的前妻女兒都引以為恥.

客觀來講大日本人的戰鬥真是蠢的可以. 有些惡獸已經很笨了, 他還比對方更笨. 很多時候機本上都是靠運氣茍活. 到了後來還莫名其妙地和惡獸吵嘴, 幹嘛不一棒下去就算了? 在被外來異獸踩在腳下時反而成了收視率高點.

差不多就是訪談與戰鬥交換著進行. 惡獸的造型和習性當然相當有趣, 和緩了訪談的無聊. 不過訪談中也可以看的出來大佐藤這個人的無奈與平凡. 這本身對美型英雄當道的超人劇就是一種諷刺. 香港買來的VCD上面印著"因為自卑, 所以自大". 完全符合大佐藤的個性, 但也很發人省思.

立刻想到的還有像是人民褓姆, 醫療保險等高投資, 用處少, 卻又不能沒有的機置. 我敢說普遍對警察醫生的言論應該都是負面居多. 不是收費太高就是真正需要時完全沒作用. 尤其是老美警察在人間的印象不外乎是坐擁高薪高福利, 平素作威作福, 吃吃甜甜圈喝喝咖啡, 一有小事就掏槍自保, 一有大事就不見人影. 可以說和大日本人的形象百分之百吻合. 戰鬥時身上擺滿供應商的廣告也說明了這幾種服務業大量商業化, 立場絲毫不中立.

再繼續延伸下去可以罵到國家政府. 錢收一大堆, 一樣的無用. 跟大日本人建設其實都在破壞的戰鬥風格不謀而合. 反正人民是不管怎麼樣都可以抱怨的團體. 松本人志似乎有意暗喻日本這個國家的大而無當. 最後一幕中被打到四腳朝天的大佐藤最後被美國超人解救. 令人想起鎖國多年的日本政府為了登上世界台面, 效法歐國的殖民主義, 硬在亞洲國家挑起戰火. "因為自卑, 所以自大"這句話又浮現腦海. 最後挨了老美一棍後還得靠老美撐腰才不至全盤完蛋. 這種心態膨脹的起浮和大佐藤家的興盛衰敗時間點也沒有兩樣. 仔細想想, 片名直接點出了就是大日本人嘛. 不過近年的趨勢似乎大美國人的情況要比日本人嚴重.

本片用簡單的概念引出了許多社會現象. 可惜的是並無任何解決之道的觀點. 最後一戰用了粗糙的手法惡搞一番, 讓人覺得胡鬧一番就再見了. 是最遺憾之處.




推薦度:
Read more...

Saturday, July 24, 2010

宅遊戲: 潛龍諜影4:愛國者之槍


English Name: Metal Gear Solid 4: Guns of the Patriots
系統: PS3

*含劇透
小島秀夫的潛龍諜影系列一直是主流市場的重量級, 隨便哪部作品都有百萬銷售. 到了第四代可以說是 Playstation 3 早期的唯一賣點.

本作保持著系列獨有的風格: 廣大的格局配上精製豐富多變的遊戲性, 可長可短的關卡與穿差專業軍事科技知識十幾個鐘頭長的過場動畫. 小島堅持不用 pre-rendered 動畫而促成相當驚人的轉接. 帥動畫當然很多, 囉哩囉唆的也不少. 最糟糕的是由於sony猛打MGS牌, 大多數的爆點很多已經在諸多預告中曝光死.

科技方面多出不少空間. 章魚衣應該對喜於暗中做業的玩家如魚得水. Otacon 的分身機器人用途多端, 斥侯剪武器暗算都方便. 眼罩雷達到了這個年代還飽受電池之苦真是有夠縛手縛腳. 不過耐心如我的通常則機槍一抄就開始硬闖. 遊戲極其鼓勵玩家低調行事這點在第三關和第五關都可以看得出來.

頭目戰方面則有點力不從心. 尤其是烏鴉和狼, 簡直就是耐力大考驗. 兩只 Metal Gear 的巨大機械人之戰則是出奇地爽也出奇地簡單. 最終的屋頂肉搏戰也很爽快, 這裡再次對小島在遊戲與動畫間的穿插感到欽佩. 由此也可以看的出來本作身為完結篇, 除了截集前作的精華外大有服務粉絲之嫌. 就連那些病到快完蛋的老傢伙都硬要露個面之後才正式咯屁. 大部份的主要人物均以一死收場這點也覺得很偷懶. 其中幾位不死找死的態度更是費解.

尚有一點小遺憾就是談話 Codec 對象只得兩人, 而且其中一人做用幾乎沒有. 這莫非是時間壓力下的妥協?

本作品嚴謹完整, 驚喜不斷. 悲劇氣氛重, 縱使隱藏著許多精典的笑料, 小島成功地表達了戰爭非兒戲這個觀點.
永別了, snake.

推薦度:
Read more...

Tuesday, July 20, 2010

宅遊戲: HENRY HATSWORTH


系統: DS

起初還以為是雷頓教授的美版照抄, 但本遊戲意外地有深度.

綜合著卷軸平台跳躍式的動作模式以及傳統三連一方塊因素, 兩者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相輔相持. 兩者的變化性也夠, 遊戲內容算相當豐富. 而且在英國紳士取向的主角上添加了變身機械人這種無俚頭我很喜歡. 變身前的英式幽默我也很感興趣.

難度相當高. 波士戰有魂斗羅/洛克人的水準. 關卡部份則有怒濤般的敵人數. 有時候一關可以耗上半個鐘頭, 技巧不好的當然更多. 這或許是物超所值, 但個人認為這在DS平台上嫌長了一點. 最弱的一環就是初期關卡"平台跳躍"的變化少到不行, 幾乎就是靠敵人人海在稱場面. 敵人量多兇狠讓人誤以為在玩2D版的三國無雙. 喝下午茶的博士殺到眼紅.

敵方設定真的很難, 常常挨一擊就是半條命去了. 這方面調度略嫌無賴.

音樂尤其推薦. 這是一款比看上去激烈, 比想像中有趣的意外之作.



推薦度:
Read more...

Friday, July 16, 2010

宅書刊: The Art of Phoenix Wright: Ace Attorney



本書的優劣相當顯而易見. 超多的角色分鏡原畫, 其它每樣都少.

逆轉裁判向來以豐富多元的角色見稱,這本畫冊自然是令人驕傲的角色大全. 最讓人佩服的是每格動畫分鏡都有原畫作底, 真讓人感嘆錢歹賺. 由於空間的考慮自然無法幅幅收納, 但經典的抓包場景怎麼不多擺一點? 尤其是蝴蝶妹妹的部份, 最誇張的怨靈昇天居然看沒有. 在選圖方面拿捏的不甚佳.

插圖很少, 著者評語也不夠. 王泥喜篇可以接受, 成步堂累積了幾年卻只得一點點? 而且像原聲帶的插圖都無收錄, 嘆氣嘆氣. 初期草稿也是少到幾乎沒有. 頂說就是人物簡介中一字帶過. 失望失望.

場景縱使不是重點, 但完全被排除在外就太可憐了. 最慘的是連系列本身的簡介都沒, 製做人也不表示一下. 要是能把各章情節做個時間表串連不是很好嗎? 企畫上真的潦草.

封皮的紋路倒是很精美. 這本書充其量算是角色設定集, 其他部份真是夠沒誠意. 基於其優異的角色創意, 和本人獨鍾的喜愛, 還是四星吧.

推薦度:
Read more...

Monday, July 12, 2010

宅漫畫: 3×3 Eyes



非常要命的四十集長篇大作. 高田裕三的三隻眼單從其連載長度便可推敲其人氣, 基本上以立於經典之位. 毫無疑問地, 豐富的角色和異國場景, 華麗的構圖都是精彩之處. 但我不得不說, 劇情進展的流程真令人讀到痛苦萬分.


故事的開端是由高中生藤井八雲的半路巧遇三隻眼族的佩帕凡提, 豈料八雲正巧就是佩來日本的目的. 很省事的安排. 急轉直下, 八雲隨即在車禍中歸西, 順理成章地成了佩的不死之身守護者. 兩人就此展開橫跨亞洲, 重回人類之大冒險. 沿途搜括來的線索一路把他們帶過不同風味的各色版塊. 當然也少不了與當地高手撕殺進級. 香港, 西藏, 馬來西亞, 埃及等地方傳說也很融恰地溶入劇情. 到此為止我都很喜歡, 直到正式與貝納雷斯展開永無止境的肥皂劇糾結開始, 耐心逐被磨去.
其原因就是劇情模式化, 而且重覆性極高. 貝納雷斯身為最強三隻眼的守護者, 登場的時間很早, 一路賴到劇終. 這人與主角之間的爭執反反覆覆, 拖拖拉拉. 每回都是攪到沒完沒了的草草收場, 雙方人馬均以不同的藉口分頭逃離現場. 真教人訥悶是不是真的打算取對方性命起疑竇. 還是人前做做樣子, 鏡頭後面稱兄道弟的立委作風. 一直到最後一集才來最後一擊. 在那之前貝納雷斯將不斷以新的奸計捲土重來.
貝納雷斯本身的成長就夠惹人厭. 八雲很紮實地隨著戰鬥經驗增加而逐漸變強. 貝納雷斯則是隨著出場次數無條件地越發強大. 而且頭銜加跟班越來越多. 最讓人吃不消的是這些擺明了是臨時添加的身份地位硬要說成與生俱來. 幹嘛一開始擺著這麼多好東西不用要留到最後? 好像高田裕三延伸劇情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在貝納雷斯旗下添增搞事份子. 要不就無賴地無限加強貝納雷斯的封印覺醒, 讓他親自擔當搞事份子. 貝納雷斯無故多出來的九龍將軍團曾經持續穩定地左右戰局了一陣, 但待九人全軍覆沒, 他又來指揮不知哪裡來的魔界大軍橫行肆虐. 這次高田也不搞牽扯數字的命名了, 連載多久妖怪就出多少. 更別忘了貝帥和八雲從一開始就說了是'不死身'. 一場惡戰可以拖多久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挨到了最終戰卻讓人失望透頂. 結論就是俗套的'愛與勇氣勝過一切'. 敵人強到不是人? 不要緊, 我們有愛與勇氣. 一路被高田捧上天的濕婆與貝雷納斯結果一拳就灰飛煙滅. 滿足感是零.

八雲的戰鬥方式也很討厭. 反正是不老不死了, 每次必定先給打個半死才來逆轉大勝. 也不管敵方是強是弱了, 照樣身受重傷. 佩和八雲也有讓人難受的包容力, 給敵人生路的結果往往就是再三地被恩將仇報. 同樣煩人的是面對八雲強到要命的敵人, 一但轉為同伴立刻強度打折, 徹底廢掉. 不過有時候這群廢柴背景人物當久了在被遺忘之前還會來一場迴光返照的表現.

最後來抱怨佩和八雲的感情進展. 比照尋常情侶, 分分合合, 大小爭執不斷, 一下信任一下懷疑. 很多促成分離卻是可笑離譜的無意之過. 高田非常喜歡來心思控制這招, 這樣子一亂佩又和八雲交惡. 若干肥皂劇之後又是八雲的愛與勇氣在最後一秒把佩喚醒. 夠了沒有? 大概有四分之一的篇幅都是自己人起齷齰. 其原因往往都是"Not Again"一類.

也不是沒有巧妙的安排, 意外的發展. 這些都是長青不衰的證明. 但是看一半倦意就很強, 餘下的全數就是照版重抄.


推薦度:
Read more...

Thursday, July 8, 2010

宅遊戲: 影之心2


English Name: Shadow Hearts: Covenant
系統: PS2

三代帶給我異常的衝擊. 由於遲遲沒有新作, 只得回頭玩二代. 這次又是一趟娛樂性滿點的五十小時.

本系列在RPG充斥的情況下引入了相當多獨有的原創性. 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其輪盤系統. 簡單, 容易上手, 也很容易上癮. 如此精巧的構想卻讓戰鬥充滿了變數與挑戰度. 實在有點不可思議. 每次都讓人想按逃跑或自動戰鬥的有必要檢討.

其次是舞台的架構. 三代定位於一九三零的美國, 採用了大量印地安神話, 以及惡魔島, 南美金字塔, Area 51 等有趣的場景為舞台. 二代毫不遜色, 以新鮮的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 跨越歐洲, 俄羅斯, 一路殺到日本. 真讓人期待繼續下去的話會萌發什麼新點子.

劇情沿續一代, 但除了部份敏感的主題外並不影響太深. 由於三代太過不正經, 乍看之下二代的角色選感覺上穩重多了. 但其實不然. 似乎搞笑也是本系列的重點. 但也因為搞笑過於成功, 反而顯得嚴肅部份的過場動畫過長且沉悶.

主人公Yuri真是令人喜愛之極. 面對敵人言論鋒利, 面對自己人卻笨拙到可愛. 造型及攻擊動作帥到不行. 由其是背後腰包的兩條帶子, 甩來甩去更見靈動. 而且還帶悲劇英雄的氣質. 我由衷喜歡. 由於一般習慣主角平均型的能力分佈, Yuri 攻擊力強大到讓人誤以為其它成員都是弱雞. 主角還是特性強烈這樣最好.

其它角色也很多元化. 多愁善感的蠢蛋自戀狂西血鬼Joachim, 帥氣靦靦忠誠善良的Yuri堂弟Kurando , 身材火辣的Yuri剋星Karin, 活潑八卦的公主Anastasia, 狗狗Blanca 都富有創意. 相較而言其它兩位則在劇情參與和設定上都弱了一點. 不過每個人都有專屬的 Sidequest, 離奇獨特, 夠你忙的.

遊戲或許隸屬中間偏易. 隱藏頭目並不很難, 錢永遠夠用. 要完到100%相當合理. 我並不認為這是缺點. 像FF系列所謂的挑戰充其量也只是逼你花時間練功罷了. 本作品的迷宮倒是頗具難度. 傳統的迷宮路線覆雜, 解謎性質的則放了很多切題的巧思. 單是這部份就值得讚許. 花樣很多, 無聊很難.

音樂方面由弘田佳孝出面當然沒問題.

PS2平台上面的RPG就是影之心和女神異聞錄最值得一玩. 沒能繼續真的太可惜了.

推薦度:
Read more...

Sunday, July 4, 2010

宅電視: 電車男


English Name: Densha Otoko

*含劇透

劇情

非常經典的公主與村夫戀愛童話現代版, 同時附送各式宅族一籮框. 地下鐵偶然的見義勇為成了兩個人問題的出口.
宅濃度相當高的山田剛司面對一夕之間多出來的心上人青山沙織(沙織這個名字真是標準的宅男女神), 只得求助於虛擬空間中的各路大宅, 企圖填補兩人廣闊遼遠的差距.另一方面, 沙織公主同樣地為過去的戀人和皇族般的囚禁困擾.
如此的鋪陳讓人對山雨欲來的笑料和一定會出錯的不安充滿期待. 讓人忍不住想喊一聲還是當宅男最好.
幾乎每集末都對山田的即將出包捏冷汗, 每每山田總是努力稱過大局, 其中少不了爆笑連連.


4.5/5


主角

兩頭極端是最好的配方. 山田(電車)就是傳統的動漫公仔聲優電玩同人宅. 最殘忍的是在經過了所謂造型大改造後看起來實在沒有好多少. 沙織(愛瑪士)則是萬人迷氣質教主. 生長在鍍金的家庭中, 享用最好的家教及下午茶, 又是溫柔體貼型的個性. 大概也只有這種人才看的出來電車深藏的優點. 主視點還是電車本人, 相較之下愛瑪士就沒那麼突出.
兩人站在一起對彼此都是很偏激的準繩. 大部份的落差所造成的彆扭都是喜劇的起點, 剩下來的, 世界的人稱之為愛.

4.5/5


配角

聊天室本身是創意重鎮. 這大概是最懂得面對營幕演戲的一班人. 而且這麼短的切換中就有這麼豐富的怪咖精選. 很容易就有我也是聊天室一員的參與感. 真想輸入幾句鼓勵電車. 撇開宅群不談,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性格人物, 其中大概以女魔頭陣釜美鈴和自我陶醉男櫻井和哉最突出. 無獨有偶好像都跟聊天室脫不了干係. 幾個配角也顧到自己的小劇情支線, 甚至擁有屬於自己的完美結局, 真的很用心.
這裡找的到你可以體會的角色, 鍾愛的角色, 當然也有讓你羨慕的角色. 一應俱全, 該有的都有.

5/5


風格

表現手法的重心依舊為聊天室. 電車按個幾下滑鼠鈕就能流通全日本的抽象概念有了很棒的視覺效果. 網路族個人的視窗讓你主動去捕捉最喜歡的臉部表情. 眾人七嘴八舌的快速剪接讓你了解虛擬世界就是如此忙碌.當然更不容易的是每位網族的房間背景在有限的空間中得到極佳的發揮.
櫻井的完美求婚幻想劇也是非常巧妙的劇中短篇.

5/5


音樂

挑選了許多與角色吻合的經典名曲. 非常有效率地朔造形象.美鈴的黑武士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主題曲"世界はそれを爱と呼ぶんだぜ"在每集結束之際替觀眾注入最大聲的元氣!

5/5


完結篇

個人覺得完結篇過於多餘, 其實大概第十集加個三十分鐘就可以搞定的. 結果硬弄一集就是回憶走馬燈一堆, 來來回回瑣碎無意的對話. 結果連最期待的浪漫場面也因為拖的太長, 氣氛散盡不復返. 連劇集一貫的熱度精力都一併再見.
很難專心看完, 實在有夠長. 怎麼比得上宅族有力出力大作戰的元氣?

3/5


重看價值

聊天室的無名英雄總是讓人懷念不已. 既然都重看了, 不彷再挑一隻新的宅族研究一番, 一定會有新樂趣. 想辦法在視窗中和團體照裡把他們挑出來吧!
現在知道男女主角必然修成正果了, 對於電車的砸鍋就比較沒那麼多壓力. 細細品味愛瑪士的內心變化吧! 好好享受櫻井的異想天開, 也別忘了與Sambomaster 盡情搖擺.

4/5


結論

舊酒新瓶, 變調地很有趣. 極速的風格和最棒的角色大選, 娛樂性極高.

推薦: 第7話 脫オタク!!涙の誕生日 第10話 最終章!奇跡の大逆転

總成績: 31/3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