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Name: The Founding of a Republic
這部電影很像是在看走馬燈. 支離破碎地一景一景來, 短時間內牽涉出一堆角色面孔, 連貫性極薄弱. 如果不是詳知此段歷史背景的看眾, 那無疑樂趣盡失. 而且實在也學不了什麼東西. 很明顯地由眾星客串的歷史人物是最大的賣點, 但也成了過度喧嘩的重點. 遺憾的是這也的確為本片唯一的可看之處.
其中很大的一個噱頭是不主觀美化毛主席. 這點當然也沒做到, 因為本片中毛澤東一角唯一的功用就是被歌頌. 如果說郭本財師傅那段不是在灑狗血那什麼都可以了. 其他螢幕時間則看看報, 喝喝茶. 等到解放以後再來揮揮手, 流流眼淚. 由於觀眾都是擺在一邊旁看, 宣染到的感觸差不多沒有. 看到劉燁撕聲裂吼後的大閱兵, 突然覺得老中搞不好一次週年慶遊行不夠, 螢幕上再來一次才夠爽. 共產黨方面真正鏡頭前比較有份量的反而是周恩來. 最起碼在馮玉祥任務失敗後罵人罵的很痛快. 其他好像過眼就忘.
國民黨方面反而比較中肯, 交代了其勝衰過程的瑣碎片段, 而不是硬把其描黑為不堪一擊的亂黨. 但是輸家或多或少都有點這種味道. 由於大部份為掙扎下的產物, 有趣的角色比較多. 像是李宗仁的難堪和毛人鳳的毒辣. 我認為最值得一看的場面就是蔣經國與孔令侃和杜月笙的分別對峙. 而且蔣經國居然這麼帥? 馮小剛與陳凱歌以客串的身份表現頗為之一亮. 真不愧是導演. 張國立的蔣介石, 講話有氣無力的, 跟囂張跋扈剛愎自用的形象連不太起來.
最失敗的大概是戰爭場景. 幾個人開會時嘴巴講的好像很厲害, 實際的作戰畫面完全是過場片段. 而且還採用記錄片的黃舊質感, 過目即忘. 打了兩個鐘頭共方大獲全勝. 總算開始有片名建國的感覺了. 不過演到這邊耐心已坦蕩無存, 手指放在 eject 鈕上隨時使用.
至於美國大兵對宋美齡表現的俗套, 我也不用多說了.
推薦度:
Tuesday, August 31, 2010
宅電影: 建國大業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