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6, 2011

宅遊戲: 真三國無雙六


English Name: Dynasty Warriors 7
系統: PS3

自二代起僅漏玩五代. 四代完整度最高. 但在猛將傳, 特別版, 大蛇版等的疲勞轟炸下這款遊戲覺得越來越不值. 最令人垢病的一陳不變方鈕連接仍舊不改其本色. 對死忠迷來說這也是魅力所在. 說真的, 在累了一天後眼睛半闔腦袋空白連按攻擊鈕的感覺確是輕鬆自在. 講壞的說就是只能淺爽, 無法深入地玩. 最多撐個兩小時. 這還是指有新地圖的情況下, 一旦攻略完自由模式感覺就是純在殺時間.

真不敢相信同樣的地圖KOEI也幹了六年. 一直都是新瓶舊酒. 像小規模戰爭如新野之戰或草船借箭卻一直登不了臺面. 地圖變數參入了高低的山路, 卻是徒增跑遠路的煩惱. 而且有時候必殺技太誇張的一下子把對方打到遙遠的山澗處那真的大喊冤枉. 水路倒是隱藏2P的好去處. 沒想到到了現在還沒有氣候這個因素, 而且水淹術都沒有被水淹的感覺. 地圖出奇地短. 很多胡亂打打兩分鐘就沒了. 追逐戰如長阪坡還是一樣惱人.

最大的特色是引進了晉朝與滅三國等戰役, 縱使晉關卡都沒什印象值. 角色就厲害了. 這代最成功之處就是故事模式與角色刻劃. 旁白講的有氣勢又很細膩, 多少插入了虛構的見解, 連三國迷都可以拾回一兩項新知識. 就連沒什麼很厲害的夏侯霸諸葛誕之流也可以描繪到個性突出. 不過關索伉儷應該是硬是請出來對付晉朝的.

隨意更換武器是成功的. 畢竟六十幾人不可能搞出六十幾種兵器. 像是以往配到了難用武器的武將根本沒人要用. 本作竟然角色這麼多, 升級制度可以寬鬆點. 爛大將就算了, 連強武將打一打死也才出一個 +1. 就算用連打也才 +2. 這是要鍊到什麼時候? 製作的用意可能是想讓遊戲長壽, 但門檻定太高完全有反效果.



推薦度:
Read more...

Thursday, July 21, 2011

宅動畫: 超音戰士


English Name: Sonic Soldier Borgman

*含劇透

非常傳統的戰隊片. 非常忠誠地遵守著一集一隻怪物, 魔軍遊刃有餘卻各自為政的規則. 戰隊方面也是變身之後一路苦戰, 最後祭出重砲解決. 魔軍計劃以小孩子為中心在當年覺得很有前瞻性, 今天一看不免覺得可笑.
編劇應該很努力地製造出不同種類目的的魔獸, 像是夢魔獸, 花魔獸, 水晶獸, 狙擊獸(造型還很有鋼彈味道)等等. 但架構過於直線, 十集下來有夠乏味. 幸好十三集在主線上略有突破, 而且從十五集開始加入第三勢力幻影小組, 主角們獨自的劇情也豐富起來. 不但如此, 回合間的連貫性也越來越強, 特別是殺入妖魔界時. 莫非劇組換人也? 妖獸的造型上則乏善可陳, 嚴格來說是土里土氣, 很有山寨的質量. 第二十五話刻意讓幾隻復活上演復仇劇, 但對於再次登場的怪獸完全沒印象有看過.
主角方面以藍色的最突出. 造型帥, 戲份也最重. 直線的主角設定. 比較直得討論的是第二男主角查克. 這人明顯是崇洋媚外的產物. 長得金髮碧眼, 穿著體面, 而且還是體育高手. 不過就回憶當年小學情況, 男生差不多清一色偏黑髮流川頭的響. 果然還是孩子清澈的眼睛可以看穿老外光鮮的外表. 其實很大的原因在於查克一副綠坦克的笨重裝甲. 跟標題的超音兩個字差別會不會太大一點. 女性戰士安妮絲插花定位很重. 除了偶爾幫幫忙好像發光率相當低. 盔甲設計倒是相當不錯, 特別是頭盔上類似公主鬢角的兩根東西, 後來證明還有雷達功能. 其餘的能力區分刻劃很差. 只知道響騎機車查克開車女孩子架機械人.
這是部孩子氣俗氣皆重的古早味作品. 並無太多留戀之處.


推薦度:
Read more...

Sunday, July 17, 2011

宅漫畫: 飛輪少年一落千丈



彷彿隨著天上天下的結束, 大暮同時也喪失了熱忱. 正逢飛輪方才打完斯雷普尼爾那麼精彩的錦標賽, 準備踏入最終的高潮, 也就是正面挑戰武內宙與其誇張不實的航母.

從落地時的第一戰開始就不妙. 在母艦上放了幾隻額外的王. 這方面由於敵方人手不足是可以體諒的安排. 接下來則是大量的配對戰:

阿葛被泡泡男抓住
這算劇情發展, 嚴格來說連戰鬥都沒有.

咢對夏洛特/亞瑟
最後演變成鰐島父子兄弟二對二. 並牽涉出一大段跟腦基移植有關的身事之謎. 海人本來就是配角的料, 這段回憶對主線來說可有可無, 但拖的實在有夠長. 夏洛特與亞瑟也不是很討喜的角色. 刻意按上了男男外加SM情節的悲劇感, 非常不倫不類, 連角色設定也是陳腔濫調的哥德派. 亞瑟的造型還以為是死亡筆記的死神.
無聊的角色, 無聊的戰鬥, 無聊的過去. 偏偏拉的又長. 失敗之極.

佛茶對海龍
一直沒有機會發亮的佛茶與華麗登場就讓咢吃足苦頭的海龍. 其實像海龍這種已經敗過一次的敵角色不可能會有人看好. 焦點都在佛茶的大變身. 這一變不得了, 戰力一下子跳好幾層, 兩三話便擱倒幾乎沒什反抗能力的威爾. 威爾當年的風光出場現在看起來算個屁. 更令人唏噓的是這恐怕是佛茶最後一次的表現也.

左安良對炎龍
左安良無意間成了重要角色. 連最終戰也插一腳. 此君是標準的金庸一流高手. 對大部分對手甘之如飴, 對真正高手不堪一擊. 對炎龍一戰是本系列一連串的秒殺之一. 但卻是最有趣也最能讓人接受的秒殺戰. 反正雙方都是配角嘛.

飯團對武內宙
最出乎意料, 也最值得一看的戰鬥. 只有在這裡找回了些許大暮味. 但收尾卻是非常無賴, 簡直讓人想丟書了.

樹對鵺
在其他戰之中偶爾露面的主角, 一直都處於挨打狀態. 後來演變成大堆人馬的團體戰. 等鏡頭回轉時鵺已是強弩之末, 本來期待欣賞久未出線的犬山, 鐵鎚, 還有神秘的倒吊男, 戰鬥過程完全省略. 最後還硬弄一個樹鵺之間的長跑對決. 搞不清楚在幹什麼. 一點趣味性都沒有.

奏音/弁慶對護士二人組
只開了一個頭, 發展完全成謎. 估計也會成為交代不清的秒殺戰.

左安良對泡泡男
秒殺戰. 鏡頭一帶就沒了.

阿葛對武內宙
演變於一對一之前的戰鬥幾乎都在無限制地強化武內. 捧那麼高以後, 又是在劇情穿插之間武內宙就倒在地上了. 這個人不是偏近無敵嗎? 粉絲最期待的復仇戰就這樣不明不白地再見.

寫到這裡可謂失望透頂. 一堆沒交代的戰役, 完全純粹在給劇情而已. 真正的時間花在不值一提的爛角色.

一落千丈.
Read more...

Wednesday, July 13, 2011

宅遊戲: 罪與罰: 宇宙的後繼者


English Name: Sin and Punishment: Star Successor
系統: Wii

街機味如此重的遊戲真是越來越少見了. 這同時意味著遊戲性的進步, 玩家口味的轉變, 與傳統的喪失. 罪與罰除了名副其實地懲罰玩家之餘也展露出離奇的憐憫. 若是把諸多的暫存點移除的話本作將會是何等的地獄我是想都不敢想.

作品也很忠實地展露了"Shooting Gallery"的概念. 華麗多變的舞台與絢麗的光束. 最讓人激賞的是鏡頭的切換與應用, 真是美輪美奐. 巨大頭目戰也是重大賣點, 自從魂斗羅之後很久沒有這麼爽過. 我想魂斗羅改成軸式射擊大概就是這樣. 向上逃逸的頭目戰與後照鏡的火車戰都極有新鮮感. 軍鑑之戰雖然似曾相識, 隨著鏡頭且走且戰也很痛快. 武士女及鳥女等頑強頭目則徹底激起戰鬥意識. 比較讓人牙癢的是最終頭目, 差不多用了二十場敗仗換一場勝.

雖是兩人同遊, 二號機無需失血的立場明顯有利很多. 這樣也好, 因為可以連善於拖累人的也能玩盡興. 最顯著的問題是畫面眼花撩亂不說, 加上距離感的多變使得不知道到底那些光點有威脅性. 一不注意連中好幾槍並不少見.

其實像這種精緻簡短卻帶有獨特深度的古風遊戲品種越來越稀少. 除了執意很重的古早玩家, 大概只會偶爾碰碰之吧.

推薦度:
Read more...

Saturday, July 9, 2011

前五名音樂榜: 張洪量

前陣子在金曲獎大出洋相的張是一個很怪的人. 歌聲很慘, 走音, 拖拍, 破音, 無惡不做. 他偏要出專輯. 在有點眼光的人看來應該是屬於有做暢銷專輯的本領, 偏愛憤世嫉俗特立獨行. 曾經捧紅過莫文蔚, 可是吳佩慈那張就真的很慘.
身處演藝圈卻行事低調過了頭. 這點既可說他聰明也可看的出有多怪了. 更怪的就要看他唱片的歌單:
孔子不要打我
禪無國界
祭文
這個種有種
身體-靈魂=隨慾
而且幾乎每張專輯都有純音樂創作, 甚至還很有野心地譜了一系列的情人崗樂章.
這個人想法很多, 流行樂壇困不住他也留不住他.

我真正聽過的專輯也不算太多, 以下選五首.


05. 櫻桃的滋味
試聽請至: http://www.1ting.com/player/1f/player_193331.html
故意擺一首這麼好聽的在專輯末尾, 是怕人睡著嗎?
很莫名其妙的歌詞, 就像張洪量動力一來胡亂對自己喃喃自語. 說老實話我真的不知道這首在唱什麼.
應該是整張裡面最大眾化的歌, 我還蠻喜歡的.

04. 殺手輓歌

挖哩, 這條只得400客倌. 鋼琴, 薩克斯風. 城市的浪漫好強啊. 張的破功唱法在這種肝腸寸斷聽起來就像難過到失去氧氣一樣棒.

03. 美麗的花蝴蝶

這首廣為人知的代表作. 最早知道有他這個人也是因為這首. 有時候也別把流行文化貶太低, 要與大部分人接觸還是得靠這招. 一般視為比較迎合大眾口味, 但這種詩般的曲和咬文嚼字的詞, 還有經得起考驗的配樂, 這是很成功的作品.

02. 分手的那一夜

這首的流暢度真是不可思議. 曲風比詞輕快許多, 有點像失敗中的苦笑. 還頗有療傷作用.


01. 蛻變

五首裡面三首從蛻變這張來的. 亂糟糟的前奏我尤其喜歡. 張洪量一副落魄詩人的模樣居然也可以唱出攻擊力強的歌. 人生覺得有卡到的人不如聽看看. "因為不用多久 沒有人會認出我的臉" 這句吼的好.
Read more...

Tuesday, July 5, 2011

宅書刊: 流星之絆



*含劇透

極為商業化. 總覺得東野現在純寫這類題材的作品. 復仇, 被害人與加害人親屬衍生出的瓜葛等等. 本書以強烈的恨意作開場, 但主戲卻是離奇輕鬆. 洋實店的有明家三兄妹於兇殺案中失去父母, 對三人目擊現場的當夜描寫非常深刻: 大哥功一的堅強, 二哥泰輔的恐懼失落, 還有妹妹静奈的無助, 對接下來的發展非常看好.
沒想到直接跳過刻苦的片段, 轉眼間三人已成了詐騙專家, 而且對高智慧犯罪信手拈來, 輕描淡寫. 這段的劇情還算有趣, 但寫作口吻實在過於泰然, 甚至可以說偏喜劇. 最離譜的是到了兄弟倆與殺父仇人面對面的重要場面, 東野不忘搞笑, 硬在兩人冒充的刑警上按了草薙加賀自己筆下的兩大偵探為化名. 很有趣, 也很離題. 情緒前後落差過大, 角色轉折生硬, 讓人不知所措. 到了最後爆炸性的轉變也稍微牽強, 縱使在證據的安排算巧妙.
最不適應的一點就是完全搞不懂本作品主要探討的社會現象是什麼. 是被害人遺族淪為罪犯嗎? 好像不是, 因為主角們還蠻樂在其中. 那是在討論警方的無能? 依我看每部作品的警方都很無能. 畢竟失去父母的小女孩長大成為漂亮妹又不小心與殺父仇人的獨子墜入情網的情況實在過於浪漫.
倒也不是說非得搞到淚恨縱橫的人倫大悲劇才算好作品, 不過這本好像硬把兩段不相干的劇本兜在一起. 若不是結局還算是合大眾味口地陽光, 不然這四百頁真想拿去讀別的東西.

推薦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