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1, 2011

宅書刊: ALL ABOUT SNK対戦格闘ゲーム〈1991‐2000〉 上



本書為SNK十年來的輝煌記錄. 名為資料冊. 主攻格鬥遊戲. 格鬥遊戲的全盛時期當然也是SNK最風光的時候. 在很多面來說當時SNK的創意已經超過了以單炒快打旋風2冷飯度日的卡普空. 這本書給人好多懷念呀. 不過我覺得有點太集中在角色破關的截圖上. 不如就以SNK各大格鬥系列來緬懷一下過去的強勢集團.

1. 餓狼傳說
餓狼傳說現在被視為經典. 其實一代很不怎麼樣, 招式難發的要命. 明顯有抄襲快打旋風的嫌疑. 像是有泰拳, 摔角手與拳擊手等定型角色. 多虧了如此, 後世的格鬥遊戲幾乎都少不了這幾類人種. 和快打一樣以世界文化為角色基本的雛型. 這個形態到了三代才被打破.
餓狼傳說突破了一些格局. 像是三名主角招式完全不同. 這可比僅換換顏色的和SNK自己的龍虎之拳強多了. 不單如此, 在一代就推出了夢幻般的二對一模式. 這對控制本來就不太靈光的設計有很大裨益. 不過偏偏是空前絕後, 自此難以再見. 舞台被切換為前後制, 等於多了一層戰略性. 就個人來說這是令人討厭的設計. 不提也罷.
二代便有更大突破, 就是在吃緊情況下可祭出翻盤的大必殺技. 這不單是帥, 迫使的戰局更加多變. 最後連卡普空也回頭來抄襲. 還有一點頗為有趣的是頭目戰中俱傷害性的背景. 可惜未能被廣用.
三代最大的突破是引進全新的角色. 能對受歡迎的角色採用割捨態度是很不容易的. 不過客觀來講二代值得一留的也只有. 比較特別的是鮑伯這種俱有故事上傳承意味的角色. 相比之下, 快打系列除了三代外幾乎全是二代那八隻的天下.
REAL BOUT系列主為重製, 效果十分不錯. 我最喜歡的是REAL BOUT SPECIAL 可供破壞的場景. 相當有滿足感.
最後一作MARK OF THE WOLVES可以說是個人最愛的餓狼遊戲. 不但回鍋角色僅保留泰利一人, 連時間點也大幅度推後. 更融入了後世代的各個傳承人, 非常俱有想法. 真希望洛克的戰鬥別那麼短命.

2. 龍虎之拳
龍虎之拳也有很多創意, 但問題實在過多, 瑜不掩瑕. 這絕對是抄襲快打氣味最濃郁的作品. 兩名主角的定位, 招式, 甚至連那隻空軍角色也被認為是翻版凱爾. 也難怪後來冒出火引彈這種氣極敗壞的諷刺角色.
龍虎之拳最成功之處應該是其故事性. 簡單直接, 且流程固定. 這間接地造就了敵角色的強弱形象. 像是第一關的藤堂龍白便一輩子遭人看不起了. 也難怪, 特殊攻擊僅一招. 但固定流程同時也帶入了很有趣的一點: 不單是敵人合理地越來越強, 連主角也不斷成長. 參入其中的加分關成了增強能力的關鍵. 尤其是霸王翔吼拳的修練, 不但合理也很俱意義. 不過沒辦法被後世採用.
鏡頭的放大縮小是蠻有趣啦, 不過眼睛可能會很累. 角色隨著傷害出現鼻青臉腫的模樣我覺得太棒了. 可幸快打4有做到這一點. 當然還有小男生最愛的百合破衣露胸罩的激情場面. 這兩人的身份地位在宅眼中水漲船高不是沒有道理.
接下來的全是抱怨. 集氣這個系統真的差. 戰鬥縛手縛腳, 完全施展不開. 有一半的難度都在這裡. 還有角色設計之爛也是驚人. 唯一比較有印象的是露內衣的金還有中國版巴洛克李白龍. 二代三代角色無一記得的. 真是有夠失望. 特別是三代, 雖然畫面比同期的格鬥天王出色很多, 卻是我玩過最無趣的格鬥遊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