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30, 2010

宅遊戲: 惡靈古堡5 角色分析



先前提到了對遊戲著迷的程度. 日日付出兩三個小時的結果也僅是世界排第三萬多名. 基於熱愛程度淺談一下傭兵模式的角色.

1. 標準版Chris
這隻最大的優點就是彈藥量足, 這對緊急時刻易手慌的或者對快速填彈不熟練的無疑非常好用. 而且還貼心地附上急救噴霧, 真是新手福音. 可能很多人對於其火力極弱感到不便, 但這正是啟動近身攻擊的最理想配備. Chris普遍的缺點就是皮厚肉重, 行動緩慢. 而且這種初級裝備在面對狠角色時不免顯得手軟, 怎麼轟都擋不住.


2. 斑馬Chris

非常誇張地配有兩支火箭砲, 手槍及散彈槍的火力均強. 在對付礦坑的蟲蟲, 拖斧白胖, 電鋸男等強手一發搞定. 相比之下在缺乏強大頭目的關卡則有點縛手縛腳, 使用火箭的時機相當難以捉摸. 偶爾會不小心打出玉石俱焚的情況, 但不失為戰術的一種.


3. 眼神深邃Chris

很全面的配備. 機關槍用於近戰和緊急掃射, 左輪用於頭目, 而且居然有12發, 可以忘情連發. 最好玩的就是榴彈槍, 熟悉以後可以活用於大量追兵或是突變的長頸男和圓頭男, 甚至對頭目也有牽制進而擊殺的作用. 最推薦的當然是氮彈和閃光彈, 根本就是解圍聖方. 特別是氮彈, 凍結雜兵後還可以進行毆打賺時間. 對付土蜘蛛和雞這類亂竄型敵種也很方便.

4. 標準版Sheva
乍看來什麼都有了. 說穿了手槍和機槍功能稍微有點重複, 大可丟棄一柄不用. 特別是Sheva手上這支機關槍, 火力實在不足以牽制頭目. 主要還得依賴來福槍. 來福槍的火力算是半個左輪, 可近可遠, 準確度高, 在甲板關寬闊的戰場格外方便. 缺點是準備時間長, 而且被逼緊了很難放開手殺. Sheva輕盈的身法和有效率的貼身殺都是特點. 不過難以委於重則, 通常為輔助用.

5. 閃亮版Sheva
這隻的定位實在太詭異了, 配給武器均有顯著缺點. 那支S75來福簡直害人專用, 發完一發即有兩秒的空隙. 想體會熱鍋螞蟻的不妨用看看. 正常人的話建議直接丟掉. AK-74後座力強, 準頭極差, 反正機槍用來掃腿也夠了. Jail Breaker 的火力弱小, 不過射擊沒有間隔, 可用於連發. 對於追加貼身殺也有可能. 這個角色沒有顯著優點, 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6. 土著Sheva
俗稱連殺女皇, 一擊一殺箭, 當然同時也損失了補助時間. 可謂兩面刃. 究極的情況而言單挑斧頭胖子也不是問題. 少了準星若是不適應大可等敵人靠近時放箭, 實在被包圍之際還可以際出冰砲, 好處多多. 最費解的還是那三顆火燄丟彈, 根本完全用不上.

7. 帽子Jill
打游擊戰最強的應該就是她. 女性專有的機動力, 連配備都很精簡. 一般情況就用手槍+貼身殺賺時間, 被逼緊了或是不小心面對頭目就用機槍掃射或用閃光彈定場. 像圓頭男多的遺跡和鐵網區靠她準沒錯. 當然要支身收拾斧頭電鋸等還是吃力費時. 和Sheva一樣, 面對 Licker 群也有其風險. 在血未全滿的情況下被舌箭一刺也有可能致於死地. 還有一點小缺點就是貼身殺總讓人覺得十分耗時. 但大腿扭脖子這招真的極力推薦. 一來騎在別人身上邊殺邊鳥瞰四周, 尋找下一殺的目標, 二來落地時往往會導致其他人的撲倒, 可以就近追加雙膝落地殺. 個人最愛用的也是她, 殺人殺的無比流暢. 若是節奏出了問題一口氣崩盤也不是沒發生過.

8. 黑皮Jill
與上一隻差不多, 只是攻擊方面有補強. 閃光彈換成了有害己可能性的一般手榴彈. 手槍升級為來福槍, 頓時有了與頭目抗衡的利器. 也可以看做4號Sheva的加強版. PSG-1 還真不是蓋的, 殺傷力強, 速度快. 兩種武器都適合連殺, 很完美的平均型.

9. 黑皮Wesker
排行榜上的殺王. Wesker 不改四代作風, 渾身都是可怕的兇器. 行動速度也不錯. 眼鏡蛇掌是一擊必殺的近身攻擊, 與其他人不同之處是可以針對多數敵人一舉殲滅. 手榴彈地雷各五枚, 前後均可大舉狂殺. 還是留著緊急連殺使用吧. Wesker 最大的缺點當然就是火力太過強大, 往往會限入不可自拔的可怕情況. 時間將大量流失, 不能不防. 通常兩三發手槍就幹掉一隻雜兵, 這對製造近身殺十分不利, 瞄準時格外小心. 左輪也是, S&W M500火力驚人, 更驚人的是射擊時常常離奇地失焦, 這在只得六發的情況下非得小心為上. 而且射擊會有間隔, 祝你好運.

10. STARS Wesker
多了一把散彈槍, 既快又強, 唯一的缺點是不小心選到自動填彈時離譜的手續動作. 除此之外實在沒啥可挑的, 保證有高分, 保證有爽. 左輪速度上改良不少, 是最理想的平衡. 順便提一下隱藏的衝刺技, 縱使本人運用的很差. 這招的特點是在少許生命力的交易下可使出超速快跑, 這對於殺到最後一人卻不知對方下落的情況下格外方便. 使用得當還可造成膝殺增加五秒鐘. 這對於可怕的 Licker 群同樣管用. 有膽冒險犯難的強烈推薦.
Read more...

Wednesday, January 27, 2010

靚妹面面簿 - 山麓學院篇 1/5

2001~2002 念短大時上課沒事看女生衍生出來的筆記. 一共只有五篇. 合著者為路客. 有興趣的自己去推算當事人真實的長相.

1. Ayako
10/4/2001

路:
Hm.......wow. 今天的打扮太正了. I love it! 看了不免有一種衝動. 有一種要成為山麓之狼的衝動. 今天是開張第一篇, 老天就送我們這種不錯的目標. Hohoho
言歸鄭傳. 今天阿由加小姐穿了一套粉正的套裝加高統靴. 外加可愛無辜的臉蛋. 只要男人看了都受不了.
缺點: 有小腹, 蘿蔔腿, 頭大
優點: 臉, 咪咪, 髮型, 打扮, 手
臉蛋: B+ 身材: B 打扮: A-


麥:
短裙的確有魅力. 不管長襪怎麼遮, 小腿就是那麼大塊. 眼神怎麼呆呆的?
臉歸圓, 不過還可以. 前額的兩道髮絲也是魅力所在, 也有縮臉的效果.
這種微胖身材胸大不是應該的嗎?
缺點: 髮質, 面部表情, 嘴唇
優點: 裙子品味, 髮型, 笑容
臉蛋: B 身材: B 打扮: B+


當年的綽號: 虎背熊腰
九年後的回想: 印象中她是很會生的那種
Read more...

Monday, January 25, 2010

宅書刊: SF20: The Art of Street Fighter



這本就真的不得了了. 不知不覺中昇龍拳也長到二十歲. 瞬間浮現眼前的是小學時代的自己一放學就偷溜到不良少年叢聚的遊戲間, 拼了命地把十塊錢往機器裡投. 這些廣意的不良份子中不乏純粹的遊戲狂熱份子, 這些人到了今天也有了新的名字, 就叫宅族, 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本書含括快打系列二十年來大大小小的名家繪圖達三百多頁, 絕對是Udon出版的諸多卡普空畫集最超值的一本. 大部份為主系列遊戲和相關遊戲的封面, 角色設定, 促銷圖等等, 其他也有一些私房草稿和官方雜用圖. 等於是把卡普空一支非常輝煌的歷史收藏在書櫃上. 本書以畫師來做分類, 領賢的有本系列的主要設計師如 Akiman, Crmk, 西村キヌ, 池野, 森気楼等超級高手. 其他還有一些貢獻較少的, 以及全數統稱為 "Capcom Design Team" 的無名氏們.

本書的一大樂趣不外乎為欣賞這些造型簡單的角色群, 在不同的藝術家筆下會有怎樣不同的姿勢, 表情, 團體構圖, 和局部的細節. 很有趣的是鐵面的爪子出現了左右手換帶的情況. 還有就是拳擊手在登入美國市場為了避免與原型人物泰森過於相像而改名自 M. BisonBalrog. 這也導致四大天王的名字大互換. 我曾經非常不能適應, 但久而久之越發覺美版的命名有其貼切之處. 而早期的原畫中 Balrog 嚴然在構圖中出賣了自己原有的名字. 在自己的腰帶和包包上公然地寫了Bison的大字.

名家們也對於自己幾年來的作品發表各方的言論. 不約而同地都對春麗抱有又愛又恨的態度. 愛的是其設計, 恨的是其描繪的難度及壓力. 而言語之間也同時吐露著對同行前輩和彼此的敬意. 這對於競爭表帥的今日讀起來特別有暖意.

但也不是沒有小缺點. 像是把早期一代二代那些樸拙卻令人懷念的角色原案推到最後幾頁實在不能了解. 就歷史及其紀念價值不都應該擺在最前面嗎? 還有或許是版權的關係, 出自動畫作品的摘錄少到可憐. 特別是美版那部可笑的卡通, 的的確確也是作品歷史的一頁. 最可惜的還是舞台設計的缺乏. 那當然也是本作品的特色之一.

玩家粉絲必買. 構圖家也非買不可, 一定會有所啟發的. 卡普空坐擁一大堆經典作品, 出畫冊讓人買到手軟. 趕快來一本惡靈古堡吧! 我等不及要看克里斯健身前後的落差!

推薦度:
Read more...

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宅遊戲: 惡靈古堡5


English Name: Resident Evil 5
系統: PS3

古人有云, 玩物喪志. 這款遊戲讓我丟棄了差不多一個禮拜毫無建樹.

惡靈古堡的死忠憤怒地指出卡普空出賣冒險解謎的懸疑感, 進而換取純粹的動作射擊. 自四代起, 惡靈古堡面目全非到讓人認不出來. 撇開熟悉的角色, 基本上就是截然不同的遊戲. 到了五代似乎連招牌的恐懼氣氛也給剝削, 純粹的動作遊戲變的更純粹. 當初克里斯的截圖首次流出時全世界沒有人認的出來是他. 更別提那隻比我大腿還粗的手臂.

就單獨地以個體戶來說, 本遊戲是極好玩的, 不然也不會有上述那一句. 流程緊迫, 可快可緩, 扣不停的扳機. 製作人竹內潤本身的說法設計就是以雙人遊戲來做重心, 即席的物品欄也是以此為出發點. 這完全是成功的策略. 其誘人之處就是與線上的陌生人不多說話就極有默契地攻略關卡, 衝分數. 過去的Outbreak系列也是如此. 簡單的兩人對戰就如此令人執著於網路上的陌生人好朋友, WOW之類的遊戲其毒性可想而知.

熱血賁張的傭兵模式刺激感遠比故事篇厲害. Youtube 上看看高手的紀錄人人都有望成為專家. 這真的是很容易上癮. 讀到這裡的人也請給一下PSN ID.

嚴格說起來除了遊戲性和畫面以外很多地方都不及四代. 特別是創意的部分, 一開機就覺得這是舊酒新瓶. 很多點子都是四代已然用過. 像是 1-2 的波士戰, 2-1 迎面而來的卡車, 幾乎就是照樣照抄. 還有就是長頸男, 爆頭狗, 電棒軍隊, 布袋電鋸, 鍊炮大胖等一干人等原班人馬逛完西班牙後集體轉戰非洲. 看了讓人對製作群苟且偷生的態度感到失望. 四代著實有許多特別的創意, 像是鐵籠中的頭目戰, 讓人冷汗直冒. 四代的古堡場景也比較漂亮. 難怪乎元祖製作人三上真司如此不爽.

其實還是繼承了系列的某些精神. 馬虎的劇本, 老掉牙的台詞, 可笑的角色, 不合邏輯的作風, 被火箭筒終結的最終頭目. 空手可以接飛彈的威斯卡還用什麼手槍? 生化公司 Tricell 基本上就是第二個 Umbrella. 換湯不換藥. 最可惜的還是系列標榜的"生存驚悚", 有了配合敵人出沒的配樂, 和隨時隨地的武器買賣, 可以悠哉地慢慢攻略. 比起先前連存檔用的油墨帶也斤斤計較的情況, 完全沒有所謂的生存感而言.

我很喜歡遊戲的陰影光線處理, 影子的效果也同樣的驚人.

五代是四代的豪華版. 少了關卡的突破, 撇開整系列的包袱, 這是極好玩的動作遊戲. 可還真苦了標題上"5"這個數字.

推薦度:
Read more...

Sunday, January 17, 2010

宅電視: 百萬大歌星



前一陣子著了迷地在看.

哈林的主持本領普普, 搞笑風格也很中肯. 但是能唱能跳, 對於炒熱現場相當有一套. 台灣歌手最能帶動氣氛的應該要屬伍佰了, 這個人的演唱會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 哈林對台灣音樂界的貢獻不可小看, 憑他幾十年的資本, 這種需要浩瀚音樂知識的節目非常適合他.

到底為什麼看別人唱KTV會這麼爽?

第一點是來賓. 這是屬於挑戰性質的遊戲節目, 看自己喜歡的藝人對音樂史的熟悉度是蠻有趣的. 更期待的是看自己喜歡的歌手唱其他喜歡歌手的歌. 翻唱還是有市場的. 蕭敬騰隨便選一選就大賣, 最起碼當年的哈林夜總會在編曲上還下了不少苦工. 在看胡彥斌林俊傑的即席變調, 還是NONO小甜甜的即席走音, 都是一種娛樂.

其次就是音樂欣賞. 先說量身定做的菜單本身就有創意在. 偶爾也會碰出出人意表的歌曲, 時代久遠的, 冷門的, 或者你剛好沒聽過的. 不禁讓人覺得台灣確實出產了不少優質產品. 一與音樂歷史掛上勾, 節目頓時成了寶庫. 連綜藝大哥大的K歌王也是往這方向走. 而且順便吸收長青組的觀眾. 這些人都樂於見到懷念的歌曲, 而這些東西也是其他節目不常看到的.

第三點就是參與感. 這是遊戲節目的特性, 百戰大勝利之類的肉體派不算. 觀眾跟著規則走, 順便考考自己. 有的乾脆守在電腦前, 第一時間查歌詞充專家. 而且以一字提示為首的三個錦囊都有其風險, 提示不愧只是提示. 如果有哪個遊戲節目誘使觀眾也想成為參賽者的, 那它就是成功的.

綜合以上三點, 加上庾澄慶貼切的風格. 我由衷希望它能做久.

推薦度:
Read more...

Wednesday, January 13, 2010

宅遊戲: 前線任務2089 & 王國之心358/2 Days

包括最近的西格瑪和聲, 共有三款遊戲讓我深知時間的可貴. 三款全是重複性過高, 三款全是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下面要說的是前線任務2089 (Front Mission 2089)王國之心358/2 Days (Kingdom Hearts 358/2 Days) . 都是玩了一半就停手的. 是我意志力太薄弱嗎?


系統: DS

前線任務固然是好玩的. 一代的缺點不外乎是角色連篇, 雜而不精. 這代銳減至五人之少, 同時也帶入新的缺點.
本遊戲洋洋灑灑五十幾關, 卻只得五個人使, 不免太寒酸. 而且關卡均是換湯不換藥, 更糟的是遊戲大部份的元素全是繼承十幾年前的SNES 設計, 製作小組的用心令人髮指.
為了妥協五人眾在諸多關卡的成長, 步調慢的離奇. 升級升的尤其痛苦. 在加上難度本身也過高, 整個變成了煎熬. 建議時間多到可以拿去賣的人去玩.



系統: DS

王國之心固然是好玩的. 然而除了一代以外幾乎全讓人失望透頂. 重點就是遺失了重點. 把迪士尼的元素丟一旁, 猛加型男型女, 就是在說那個乏味透頂的XIII機關.
其實開始還蠻有趣的. 但猛然發現一連幾關都是同樣的舞台繞來繞去, 同樣的事情一做再做, 類似的動畫一看再看, 省製作費也不是這樣搞的. 冷飯重炒在記憶之鍊已然幹過一次, 這次就算是回鍋冷飯好了. 比雞肋更加枯燥無味.
其實一半要歸咎於任天堂設計不良的十字鈕. 真是苦了我的姆指.
Read more...

Saturday, January 9, 2010

宅遊戲: 西格瑪和聲


English Name: Sigma Harmonics
系統: DS

拓荒地嘗試將 RPG 和 point-n-click 兩大元素併成一桌, 而且各自參入新系統, 聽起來就是一碟大菜, 可惜只是聽起來而已.

劇情牽涉到平行世界和時空混淆, 也就是非常的複雜難懂. 主角西格瑪每章都得破解離奇的殺人案, 匡正各個時間點的扭曲. 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案件的人物地點全數重複使用, 同樣的CG一直看, 同樣的地方一直去. 物證搜查的模式是每個房間去搜括所謂的影像片刻, 就是一個石碑般的東東. 也有一些隱藏的提示和關鍵字需要相當程度的地毯式搜索. 先不說每個案件都是同樣的地圖, 單是一個案件裡, 在不同的時間點相同的房間都得反復搜索個一趟. 一模一樣的手續重複若干次還真的以為連自己都迷失在時空中了. 保證你迅速失去新系統帶來的新鮮感.

這個還不夠, 由於有了RPG的制度, 一邊跑腿還得一邊應付怪物, 這使得流程嚴重受擾, 原本已經很不耐煩了變的更煩. 要命的是怪物只有一兩種攻擊模式, 純粹是造型和殺傷力的不同. 而且造型本身都蠻無趣的. 即時性的戰鬥理當刺激無比, 可是玩到後來幾乎是一邊看電視, 一邊觸頻上點一點就算打完了. 可惜了嶄新的戰鬥系統. 遊戲中固然有不少的職業/招式可搭配, 但一般找到自己喜歡的就不再改了. 戰鬥中也可以隨時更換職業/招式, 但實用度非常的沒必要. 似乎是查覺到了這一點, 遊戲末期還來逼你飛換不可的陰招, 有必要攪到這種地步?

遊戲最成功的應該還是案件部份. 迷團鋪設的算是有吸引力. 尤其是常用克莉絲蒂迪克森知名的無人生還和密室殺人. 以這兩個名字來命名敵方角色算蠻有趣的. 遺憾的是得知詭計的真相後的那種失望落差很大. 好奇的人自己去感受一下. 拼盤式的推理模式個人覺得相當不錯, 比金田一柯南那套高明許多.

畫風迷幻細膩, 配樂一成不變. 綜合以上就意味著本遊戲不斷地自行重複, 磨練玩家的耐心. 系統嶄新卻不深, 開發小組的衡量失調, 吃起來乏善可陳. 可惜了.

推薦度:
Read more...

Sunday, January 3, 2010

宅電影: GOEMON



*含劇透

大卡司, 大成本, 大特效, 大場景, 什麼都大. 有一半像是在看動畫片, 另一半則像是在打電玩.

劇情架構鬆散地建立在歷史上, 大部份的角色都有來頭. 主角石川五右衛門是日本版的盜帥, 由瀟灑, 男人味滿, 又帶有江湖氣的江口洋介出演大大適合. 而且由他掛帥領賢這等演員陣容也不會有人說話. 開片幾分鐘就立刻樹立起其大盜風範. 其中的屋頂撒金幣一景極令人喜愛. 而開幕片段也同樣地為整片鋪路, 強烈地交代觀眾這將是一場華麗奇幻的冒險動作時代劇.

這就不得不先題一下本片的美術風格了, 真是極其誇張之能事. 日本人的創造力本來就很驚人了, 給予了自由度, 看家眼睛吃冰淇淋. 時代背景是豐臣秀吉攝政期, 基本上是以其為藍圖, 加上一些西洋和現代化的元素, 創造出一種介於超現實和純白日夢的走向. 不管是慶典的華麗燈籠, 擠滿看板的市街, 綢緞美女林立的妓院, 茶茶公主的營火蟲瀑布, 高聳尖銳的城堡和燭火通明的皇宮, 多處讓人看到創意和用心, 個人認為單是看看佈景本片就有其價值. 過於飽和的色調也加強其視覺的豐富感, 稍微令人眼花繚亂.

反正數大便是美, 美術指導的第二絕招就是人海企劃. 堅強的軍容, 妓院的歌舞, 兩軍亂戰, 以一敵萬的主角秀等等. 綜合上述的強烈色調, 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張藝謀英雄黃金甲. 劇組不是粉絲就是熟看這兩片.

角色造型相形之下略顯樸素. 最大膽的應該是織田信長的深紅歐洲騎士鎧甲. 這在短時間內塑造出極強的辨識度算是聰明的做法. 茶茶在船上的定婚裝也頗為突出. 其他像是插花的戶田惠梨香造型也很別緻. 豐臣秀吉的肉粽裝是比較失敗的. 當然還有德川軍的白色盔甲, 怎麼看都像星際大戰的帝國雜兵.

劇情是說, 五右衛門無意間擦身而過的神秘盒子內藏著足以引起日本大亂的秘密. 豐臣秀吉心腹為首的石田三成等人都不惜代價追蹤. 原以為這是以解謎為主的盜寶大冒險, 豈知除了開場的首幕以外, 五右衛門從大盜銳變為忍者, 並捲入政治與復仇的風波核心, 進而成為能左右日本未來的關鍵人物. 到了後來更是隻身一人出入戰場, 亂殺雙方人馬. 最終強迫得以悲劇英雄式收場. 這種安排牽強兼莫名其妙. 為了讓英雄看起來像英雄的強硬手段, 也令人想起湯姆克魯斯末代武士中的美式作風.

由盜賊傳成了忍者傳. 但其實對忍者的描繪不惡. 妥善地使用了鏡頭的流動來展現來去無影的特點. 少年時代守護茶茶的五右衛門是我最喜歡的橋段. 其他如霧隱才藏與五右衛門的關係與對比也屬成功. 比較那個的是忍者能力的定位. 隨便縱身一跳就是幾個屋頂. 這樣看來要爭霸天下與其動用百萬雄兵, 不如私養幾隻忍者. 不過也由於其能力如此, 鏡頭的使用如同美術設定一般, 得享了劇中五右衛門本身得不到的自由度. 誇張的視野角度與移動, 極快的速度感. 看了可能會少許吃力, 但比起降臨神子那樣忽快忽慢的亂七八糟跳動好多了.

越到後頭遊戲性越重. 五右衛門在城堡中橫衝直撞, 敵方祭出各式兵種兵器抵抗, 到最後連重機砲都用上了. 由其是機關槍登場的鏡頭, 完全是以玩家第一眼的視角. 殺到頂樓的舞台建立, 一對一的敵頭目戰. 無一不讓我誤以為一隻搖桿在手.

大概就是參照: 大盜五右衛門 -> 忍者外傳 -> 戰國無雙 這樣的順序玩.

推薦度:
Read more...

Friday, January 1, 2010

新年快樂

最早想到的是小虎隊這版


其實黃品源的我也很喜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