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9, 2010

宅動畫: 巖窟王


English Name: Gankutsuou: 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含劇透

保證你料想不到古典改變作品會有巨型機器人格鬥的場面.

第一印象就是其迷幻炫麗的色調. 很多色塊根本上是誇張的花樣壁紙直接貼上去. 巴黎的浮華與魔性的主線有突顯出來. 3D的部分表現有點不一致. 有些部份在質感上稍微有點不和諧, 令人誤以為是 Photoshop 拼湊出來的亂品. 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

故事就是大仲馬家喻戶曉的原著小說. 主寫阿爾貝, 側寫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恩仇記不愧為曠世名作, 角色之複雜劇情張力之強. 巖窟王做了很好的調度. 逐一將角色搬上台面, 在繼續加強原有角色印象值的情況下, 不知不覺中將三大家族的成員全數介紹完畢. 步調掌握地令人驚奇. 大小角色都有自己強烈的定位, 讚.

主題就是復仇的公爵, 與持相反觀點的法蘭茲, 和立場白如紙的阿爾貝三方角力. 不管是哈姆雷特還是咆哮山莊, 這個年代的老外就是偏愛復仇劇. 其模式大概如下:



有男男傾向的法蘭茲以殉死一計破解了這個可以搞一世紀的可怕干係. 第十八集的末尾處理的真的很好, 陽光, 鳥鳴. 阿爾貝靜靜地抱著逐漸過去的法蘭茲. 看到眼淚都要出來了. 也有處理不好的地方. 像是探討貴族利益婚姻的第四話, 轉折真是硬到可以. 第九話的時間空間流程也非常彆扭混亂.

三大家猶如月神夜遇上尼亞的臨場腦殘是最不能讓人接受之處. 法官家還可以勉強說是世襲官位, 其他兩位縱使大奸大惡, 起碼也是憑各人能力, 一個是巴黎首席銀行家, 一個準備入主總統府. 這樣的狠角色一到了伯爵面前全數不堪一擊.

阿爾貝以最後一吻了結了巖窟王的詛咒. 這樣的處理異常抽象, 邏輯派的可能不太能夠接受.

最終話還比較像後續發展的番外篇. 沒啥實質內容, 很多雞皮場面.


推薦度:
Read more...

Saturday, December 25, 2010

Merry Christmas



國中時候好像班上有教過杜德偉版的.
Read more...

Thursday, December 23, 2010

宅遊戲: 惡魔召喚師葛葉雷道對亞巴頓王


English Name: Shin Megami Tensei: Devil Summoner 2 Raidou Kuzunoha vs. King Abaddon
系統: PS2

葛葉雷道一代大概是我玩過最短的角色扮演, 而且越到後面惡搞意味越濃. 但秉著真女神轉生的系統與稀有的時代背景, 還算是一部趣味獨特的精緻小品. 到了二代一切變的比較拘謹完整, 嚴格來講是偏於正統的角色扮演, 但也同樣喪失了一代獨有怪的標籤.

眾多背景地圖是照單採用一代, 戰鬥系統直接了當, 完全沒有參雜其他小遊戲之類的元素. 在這樣的情況下把遊戲長度硬拉到完滿的四十鐘頭不免有很高的重複性. 加上撞敵率也頗高, 無處不在考驗玩家的耐力. 其中支線任務是影響遊戲長度的主要因素, 數目多達一百件. 取捨全看玩家本身. 我再度隆重聲明, 任務這種東西在現代的遊戲中已然缺其不可.

增加了主人公善惡變化的參數, 直接影響到對戰頭目與結局種類. 但老實說結尾主要還是說說話而已, 不是什麼必看不可的東西. 最令人遺憾的是好料的頂級魔獸全都留在通關乙次後才現形. 本作並沒有有趣到會令人想玩兩次, 幹嘛不一口氣讓玩家吃個飽?

錢的定位是最詭異的. 我是那種從來不去道具電光顧的, 除了打造武器和招換怪物外錢幾乎一無用處. 而且到了後期道具跟免費差不多, 怪物又是貴到離譜. 對於喜歡嘗試怪物融合實驗的玩家不是太體貼.

我很喜歡類似江戶川亂步作品的標題. 的確有那個年代的味道.

可進步的空間還是很大, 而且跟 Persona 系列一比, 完全被比下去. 拿一代體驗一下大正時代的光景我看就夠了.

推薦度:
Read more...

Saturday, December 18, 2010

宅男愛生氣: 經典單曲100 首

為了慶祝民國一百年, 最近官方出了這麼一個罵名不斷的名單. 正好順便來落井下石.
問題很多, 什麼名字年份打錯還是小事, 重點當然是名單本身有問題.

問題1. 歌有問題
就是在說戀人未滿. 這首自然夠紅, 也很好聽. 問題就是編號第一號就是翻唱歌真的是糗很大.

問題2. 不該進的進了
這裡的問題針對的是星光幫. 的確他們是代表了一個年代, 不過入選名單一口氣就是三人全中. 如果真的要選經典的話一個代表就足矣. 更何況是憑著曹格背叛走紅的, 如今背叛一上榜其實也等於包括了他們.

問題3. 一人多曲
這是衡量上的問題. 先看看哪些人有超過一首上榜的:
五月天 (三首)
周杰倫 (兩首)
張惠妹 (三首)
蔡依林 (兩首)
五月天和張惠妹算是土長精英, 不過三首未免也太超過, 尤其在葉啟田, 蘇芮, 張雨生, 羅大佑這些人也只有一首的情況下. 周杰倫量產, 而且創了一股風氣, 兩首可以接受. 蔡依林就真的不可思議了, 這人應該一首都沒有的, 居然連看我72變
這種爛歌也可以上, 這是怎麼回事? 感覺上根本是有人自己挑一挑喜歡的歌隨便再湊一些老歌就上了.

問題4. 該進的沒進
八零年代末到九零年代的一票玉女幫幾乎完全槓龜. 民歌時期的也不多. 草蜢有進, 本土的小虎隊反而沒有. 巫啟賢雖然言論有讓人不舒服的地方, 可是他有一首太傻當年蟬聯榜首很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有一位本土的叫鄭智化, 自己填詞譜曲, 很有想法. 這樣再不行, 王夢麟有一首叫廟會的總該聽過吧. 沒想到這些人連林曉培紅鞋女孩都比不上.







問題5. 台語歌弱勢
身為一個台語很爛的人也覺得台語歌少. 並不是說非得五五波打平手, 不過隨便講幾首:
車站, 雪中紅, 人生海海, 愛情恰恰, 歡喜就好. 日本味重的歌實在也是民國的歷史, 少了它們失色很多. 最慘的是寶島歌王郭金發, 這麼有指標性的人物也被踢出門外.



問題6. 人對了歌有錯
伍思凱配了分享. 這首當然也是經典, 只是可能還比不過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伍佰配了妳是我的花朵. 啥? 為什麼不是樹枝孤鳥還是浪人情歌? 李宗盛的話凡人歌怎麼樣? 其他像是范曉萱不給你的甜蜜眼淚. 庾澄慶不給讓我一次愛個夠情非得已. 真不知道到底是過度客觀還是過度主觀.

問題7. 2000後的迷思
2000年的一共25首. 這個不是問題, 是經典的就應該進. 問題是經典這兩個字常與悠久扯上關係. 偏偏又很容易有少年JUMP狀況, 也就是明明不怎麼樣的角色憑著最近登場率高就在人氣投票裡參一腳. 拿莫文蔚楊丞琳來說, 如果今天有所謂的90年還是2000年代表歌手投票, 這兩人只怕連前十名都擠不進去. 我還寧可選李翊君葉倩文. 最起碼也該有許如芸淚海吧.
Read more...

Tuesday, December 14, 2010

宅電視: 女王的教室


English Name: Queen's Classroom

*含劇透

劇情

每集的開場白響徹在學校的迴廊中: 這是一段六年級小學生與惡魔般導師之間的戰爭. 乍聽之下好像也可以是喜劇的主題. 其實就是活生生又現實的殘酷教育. 以主人公, 正面活力派成績卻一團亂的神田和美為主視角. 一心一意想帶動的她面對冷酷教師的確是一大看點. 成敗優劣很快就分出勝負, 阿久津真矢的高壓極權迫使大部份學生臣服. 神田與班上調皮的劣等生真鍋由介馬上被歸納為叛逆份子. 在神田的自我堅持與真失的嚴格管制下, 學生們透過自己的掙扎逐漸體會出新的自我領會. 與眾不同的題材. 做夢都沒想到小學生劇會如此感人.



5/5


主角

真失是直接從童話裡走出來的惡女皇. 後梳的整齊髮式加上漆黑的穿著. 在陰冷的光線中傳來高根鞋的回音. 學識淵博, 冷面無情. 找這種人吵架是沒可能有勝算. 更令人沮喪的是還配有高強的格鬥能力. 每一面都輸. 很容易就激起觀眾的仇敵意識, 甚至於片尾天海祐希還得來一段微笑舞蹈來軟化其負面形像. 真難為她了.
神田和由介兩人組一開始試圖不現實地強作活潑討好班級看了實在有點受不了. 但隨著班上對其排擠的情緒日漸高漲, 兩人的努力也越來越佩服. 而且並沒有白費, 兩人是全班步入軌道的主要核心.

5/5


配角

神田與由介的弱勢團體同伴也很多元化. 其中包括聰明善良的獨處少女進藤光, 和害羞笨拙的漫畫天才馬場久子. 兩位都是用心地引入,成功地成長. 佐藤惠里花則是用來與神田做對比的角色, 兩人的關係基本上是雲霄飛車式進展.或多或少大部份的配角都是促使神田成長的輔助對象, 並且自己本身也受到了神田的正面影響而有所改變. 最好的例子就是神田家的媽媽.
如果製作小組願意的話, 我認為全班都有發展獨立故事的可塑性. 甚至連搞笑角色像是老師並木平三郎, 天童詩織,還有由介爺爺都有其啟發作用.


5/5


風格

真失的角色規劃很有技巧性. 每每看見類似世界末的濾鏡效果就有種不安感. 真失纖細的身影配上昏暗的效果真是不寒而慄. 隨著真失登場的是份量很重的主題曲. 這些元素在初登場的第一集就印下了極深的印象.
同樣的策略也用在風格迥然不同的神田姐姐身上. 體弱多病, 意志堅強很適合光線充足色彩多端的房間, 搭上易碎物品音樂盒的配樂實在貼切. 這樣一個空間是優的辟護處, 也是和美補充元氣的供應站.

5/5


音樂

之前已經題過了, 真失交響樂的主題曲往往能震撼人心. 這在真失出人意料之場合登場時更俱戲劇效果. 突然覺得真失之神出鬼沒料事如神有那麼一點無賴. 可以確定的是少了配樂其威脅性定然失色不少.
至於愉快活潑笑容很大的片尾曲究竟有沒有摧毀本劇主打的莊嚴沉重, 這點有商討空間.

4.5/5


完結篇

很傳統地將主角逼下場的收尾. 內有疾病, 外有離職. 真失是堅持到最後一秒的頑固角色. 我很高興在學期末編劇並沒有打破真失惡媽媽的形像來取悅觀眾. 最後面的回頭一笑足矣. 壞老師繼續下一個班級的旅程. 至於小學生企圖逼出真失這段安排則不與置評. 難不成用女孩子身體當餌這種扭曲的價值觀連小學生都甘之若飴? 高風險低回收率. 不過反正真失如此神通廣大, 說不定小孩子早有譜.
全班對真失苦心的回報是全集高潮. 由神田代表的致詞陳腔濫調, 真失的反應極為硬撐. 全班哭成一團也實在夠慘的. 部份場面戲情緒方面有點過頭, 但不難相信是這般童星出自肺腑的流露. 當感謝的心意隨著布幔揭曉之時, 我也參與了嚎啕大會.


4/5


重看價值

很多讓人留戀的經典畫面, 喜劇和搏感情都充沛. 就算是有意一指懸在快轉鍵上的人也會不自覺地從頭看到尾. 就算知道劇情的發展, 衝擊力還是夠. 而且你難道不想再度挑戰真失先生的鋒銳研論?


4.5/5


結論

倘若我的老師是阿久津, 這輩子就安了.

推薦: 第1話 悪魔のような鬼教師に戦いを挑んだ六年生の一年間の記録! 第6話 夏休みはありません!追いつめられた子供が引き起こした悲劇と奇跡!!
總成績: 33/35


Read more...

Friday, December 10, 2010

前五名音樂榜: 庾澄慶

哈林八零年代中期出道, 九零年代到達高峰, 2000後明顯下滑, 但總算快撐過去了.
全盛時期的讓我一次愛個夠, 靠近, 請開窗這幾張真是有夠厲害. 特別是靠近專輯, 讓我第一次有全碟都喜歡的特殊感情.
這幾年創作力實在不怎麼樣, 主要還是靠主持為主. 大概就這樣了. 被伊能靜一搞真的很慘.
親和力超強. 一般聽到對他都只有好評. 的確有本領. 有很大膽去嘗試當年別人不太碰的曲風. 像是整晚的音樂, 老實情歌, 快樂Song都極為成功.
唱的也很強, 請參照unplug版的靠近.

以下選五首.

05. 愛你的記憶

不可思議的淡傷歌, 而且還非常地柔. 收尾處真的太完美了. 副歌部份有點出格地活躍, 不然排名要更高.

04. 喜歡
曝光率幾乎是零, 歌單也擺中間的歌. 我最喜歡的專輯是靠近, 靠近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首. 跟全碟風格劃一, 都市感好強啊. 不太明顯的淡傷, 歌詞也很棒. 尤其是看我的眼睛這句. 讚.
這裡可以聽的到: http://www.1ting.com/player/c2/player_126825.html


03. 讓你媽媽New一下

不但擅長抒情歌, 這種有活力的怪歌也很拿手. 讓人強烈忘不了的旋律, 看了MV忍不住就想跟著跳. 瞬間的經典. 這首歌異常地成功.

02. 錯過的愛

雖然是早期的作品, 非常地大氣. 有喊到靈魂裡去的共鳴. 層次好強啊, 聽到後面差點要哭出來. 絕對是真功夫. 男歌手裡可以喊這麼好的真的想不出來

01. 想念你

終極的經典. 上一首是曲末喊, 這首就前曲喊. 假音部分相當好聽. 這麼高的音他隨隨便便就唱上去. 這類的都市情歌真叫人懷念不已. 想念你這三字奏下去迴盪很久.
Read more...

Monday, December 6, 2010

宅書刊: 暗黑殺人館

easternstandardtime

綾辻行人真的是很皮的作家, 連名字都取念不出來的字. 推理大師的惡夢就可以看出這個人根本是以戲弄讀者為樂. 類似橫溝正史喜歡顛覆角色身份一樣, 綾辻也有同樣愛好. 再加上其擅長的敘述性陷阱, 讓物理上平淡的殺人案件變得離奇複雜. 更厲害的是讀完爆炸性的結局並無與系列整合性有任何衝突. 與島田莊司異邦騎士有熟悉感.

標榜為集數本殺人館為大成, 實際上在網路間毀譽參半. 綜合說來對結局表示滿意, 對長度感到吃力. 讀這本書真的是有墜入迷宮中之感. 讓人錯亂的是三百頁所帶來的可能性. 一般小說早收尾了, 暗黑殺人館卻連一半的角色都沒登場. 難怪在自己的時間永遠最貴的今天很多人有吃虧上當的不良反應. 本書的厚重將暗黑館物質化, 讀者完全可以第一人稱體驗本館所帶來窒息的壓力.

在詭計方面, 綾辻客觀地插入不少瑣碎提示, 稍微用點心的讀者一定會懷疑其不諧調. 但是與這班扭曲的角色一起困在一千兩百頁的迷茫中, 思考能力已經喪失了方向.

書中的時間一共過了五六天, 我卻花了一週半才唸完. 這種現實中的時間流比書中還慢的奇妙感絕對是首次. 看的人費時, 寫的人絕對更苦. 綾辻行人大膽下了不可思議的賭注, 值得起立鼓掌.

殺人館系列只讀了幾本有興趣的, 這樣看起來還是會全部買齊吧.

推薦度:
Read more...

Thursday, December 2, 2010

宅遊戲: 王様物語

madworld
English Name: Little King's Story
系統: Wii

起初對本作品有興趣主要是為了其獨特的美術方案還有可愛無比的角色行軍. 遊戲性有點類似即時戰略, 配上主題很強的包裝衍生出非常豐富的作品.

我並不介意沒頭沒腦的開頭. 一開始就忙著內立國土對外侵略. 很容易上手, 但部分細節卻有點交代不周. 自主性還是著重於部隊的編成, 整體來說相當直線, 就連通關了也沒什麼額外內容. 如此設定很傳統, 但超出二十小時的份量也不可忽視. 探索地圖很忙, 攻略其他七王很忙, 完成任務很忙. 收集狂有福氣了, 除了七名公主各自的收集品外加100幅由實際徵選中挑出來的畫, 多了一層意義.

看著領土逐漸擴充, 國內建設逐有規模真是無比滿足. 將列強逐一擊垮的爽快感也有. 這些都是隱藏在稚氣外表下的精華. 尤其令人眼目發亮的自然是頭目戰, 完全跳開了有點過多的戰鬥, 可能性多端, 很多在意料之外. 最特別的無疑是法國彈子台. 個人最喜歡的則是 TV Dinnah



音樂差不多都是經典名曲, 用的很貼切, 聽的很舒服. 國土內生氣勃勃的質感有表達出來. 硬要挑缺點的話最終頭目戰難度與長度有點過高, 讓人挫折感很重. 以亂戰為主的任務也稍微多了點, 不過那些畢竟是隨意任務, 接不接看個人. 還有一個小抱怨, 明明是可以闔家享用的作品, 硬是加了暗示性強的東東是為了什麼?

只賣了二十萬片甚為遺憾. 而且製作公司 Cing 還搞到破產真的是只有嘆氣的份.


推薦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