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30, 2011

宅遊戲: 魔兵驚天錄


English Name: Bayonetta
系統: PS3

神谷英樹自己認了, 魔兵驚天錄其實就是惡魔獵人. 但他擱下的狠話要把作品層次提升至次世代機種, 這點的確也做到了. 魔兵驚天錄是極品作品. 風格強, 內容滿, 難度灰常高.

我認為最成功的作品在開場幾分鐘不僅要能抓住玩家, 同時要能大聲宣佈為什麼它值得了我們寶貴的二十小時. 而魔兵驚天錄浮誇的角色對白, 順暢的鏡頭切換, 高貴的原聲帶, 堂皇的視覺效果, 醜惡巨大的頭目, 無一不與長腿長身的女主角蓓優妮塔一樣搶眼.

可是好景不常, 很快玩家就要面對蓓優妮塔趴在地上的失敗鏡頭. 本作品的難度有回歸前朝的傾向, 也就是在失敗中成長, 以耐心熬出對手的行動模式, 再小心地執行反擊. 說穿了就是這樣, 而魔兵驚天錄的正常難度也是上手之後可以破關的合理範圍內. 而且很久沒有激戰之後掌心濕潤的緊張痛快了. 不喜歡太多失敗低潮的玩家也可以走簡單的難易度, 不過正常與簡單的差別未免也太大了. 在一般的人類邏輯中起碼還在中間細分個兩級吧.

比起惡魔獵人多了腳的連招, 其實不願意想太多的人隨便按按都行. 單是頭髮召喚師這種設定已經很別出心裁了, 更別說第一次看到蝴蝶夫人巨掌巨腳的攻擊模式所帶來的驚喜. 兵器與道具的衡量也很平均, 不太有任何一項強於其他的情況, 大抵上是有優點就有缺點, 純看個人喜好. 縱使這樣說, 歷經滄桑後後期也有一些過度強大的裝備供玩家一逞獸性.





主題曲百聽不厭.

推薦度:
Read more...

Wednesday, January 26, 2011

宅電影: 格鬥天王 2010


English Name: King of Fighters

這部電影單看截圖就令人喪失信心. 實際上開始看了還得每十分鐘停頓乙次, 深呼吸之後才能繼續.

劇情稍微有點到三神器與大蛇復活等主線, 不過擂台戰本身卻硬搞一個異次元空間的舞台真不知所謂, 而且所謂的異次元看起來跟破工廠也差不多. 一開始由八神攜手共上"波士頓美術館"我就暗叫糟糕. 後來越來越慘, 是機車黑手, 餓狼泰瑞是CIA. Vice Mature 是同性戀.

基本上沒有一個角色認得出來. 硬要說的話是泰瑞, 不過隨便找個同人打扮都比他專業. 一開始的 Mr. Big 還比較忠實原著, 不過既然服裝都找齊了, 何必偏要捨棄其招牌光頭和墨鏡? 神楽千鶴根本只是掛個名字, 你說這角色哪裡有跟電玩版本扯上關係算我服了你. 不知火舞由 Maggie Q 領賢主演. 豐滿的角色偏愛找一個瘦竹竿的模特兒來. 製作群真是盡了心反其道而行.

路卡爾就最不可思議. 出場時披一條紅色斑點圍巾, 手持機槍大殺四方. 這也可以理解, 因為功夫真的差. 大鬧會場時屢戰屢敗. 後來的變裝秀則是本片焦點. 先是身著曲棍球裝 (連傑森面具都有)高喊"我是格鬥王", 後來又走蘇格蘭西裝風. 最後穿上了合氣道裝, 腳下還配球鞋一雙. 道服上還繡著教師資格, 這算是該角色的歷史背景嗎? 在某一幕中該字還左右顛倒, 哇哩.

格鬥方面說不定比尋找美國片的動作戲還高水準. 角色必殺技卻混在一起用. 而且還不是本遊戲而已, 連波動拳都照用不誤. 舞用電, 其他人全用火. 草薙京還真的就拿草薙劍從頭砍到尾. 舞與泰瑞淪落到要用垃圾桶跟大袋垃圾跟流浪漢大打出手.

可能是怕觀眾看的不過癮, 劇本方面笑料百出. 唉.

推薦度:
Read more...

Saturday, January 22, 2011

宅遊戲: 前線任務4


English Name: Front Mission 4
系統: PS2

本作品最糟之處就是其步調之慢. 在合力圍剿的情況下通常一回合只宰的掉敵人乙隻. 撇開這不提, 還得面對沉悶乏味的戰鬥動畫. 逼得我後來不得不抄本書在手, 邊讀邊戰, 遊戲結束時看了不下兩本.

正面來說, 難度與深度均高. 兵種自然由各角色強項來調配, 但自由度仍非常高, 只要有錢就有辦法. 在機甲的搭配上也有非常平衡的分佈, 反正設法皮厚肉粗的只能犧牲閃躲能力, 諸如此類, 並無所謂的最強或最弱. 單是面對不同的敵方陣容所需做出的調整本身就是很大的戰略. 喜歡細嚼慢嚥的人可以細細品味.

關卡的浮動很大. 常常連續過幾關下來正順的時候也有可能在下一場就在眨眼內被痛宰. 這個時候就得情繫額外的特殊關卡練功. 縱使地圖不變, 戰鬥還是提供了足夠的變化取樂玩家.

個人最不爽的就是離奇的命中率. 明明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況下可以連續十發不中的. 這在戰況吃緊, 彈藥有限的情況下真是讓人想摔搖桿. 還有很離譜敵強我弱的可怕經歷. 頭目不算, 單個體戶的無名小卒都覺得比我方任何一名來的強. 單打獨鬥保證會輸. 這也算是鼓吹團體戰略的妙招吧.

推薦度:
Read more...

Tuesday, January 18, 2011

宅動畫: 女王之刃


English Name: Queen's Blade

*含劇透

由戰鬥書衍生出的一大系列產品, 同樣是我(有錢的話)最想入手的人型收藏. 其中創意角色不少, 特別是千變刺客美蘿娜. 衣不蔽體, 有穿比沒穿性感的角色差不多每個都是, 本人首推古代王女梅娜絲. 本作品有很多讓人期待的地方, 像是緊張刺激的淘汰戰, 精彩可期的養眼服務, 每集必露點. 但總括來說十分無聊, 完全不是必看動畫.

主線是講流浪戰士蕾娜叛逆的任性之旅, 與二線的武者巫女巴復國大計. 這兩人肩膀上扛的東西天差地遠, 但硬讓蕾娜一路贏到底. 蕾娜並不是惹人厭的角色, 只是佔了太多主角必勝的強勢, 起了反效果.

第一季主要為闡述蕾娜的成長與帶入各角色的劇情, 其實綜合還蠻順的, 尤其是伯爵家三千金的獨自掙扎, 歸於成功. 但實在有夠沉悶. 第二季主講王位大戰, 步調快了許多, 但除了講講話, 砍一砍外一點張力都沒有. 個人認為是參入的太多不太正經的態度表現, 整個氣勢都拉了下來. 還有就是旁白的萌天使娜娜愛爾, 尖到讓人受不了的聲音還有自我主義的惡行, 大失敗. 最終頭目戰也是隨便打一打兩分鐘內解決.

戰鬥畫面頗順暢, 畫的是不錯. 其實看劇終那些精緻原畫就知道厲害了. 音樂也很有氣勢. 戰鬥場景有放心進去. 第二季後面的魔沼女巫三手下的輪流歌舞我尤其中意. 動畫順暢比主動畫還精緻. 可惜鐮刀女僕出現乙次就沒了.

看過就算, 完全沒有讓人很懷念的場面.


推薦度:
Read more...

Friday, January 14, 2011

宅書刊: Fresh Fruits



原宿奇型男女攝影師青木正一Fruit 之後再度推出續篇 Fresh Fruit. 很諷刺地, 完全沒有 fresh 之念.

第一次讀 Fruit 的確帶來不小震撼. 日本人固然怪, 但連十幾歲的小鬼都有如此高的原創性(與消費能力)豈能棄之不管. 不遑多讓, 這絕對是藝術品等級. 看 Fruit 時訝聲連連, 到了 Fresh Fruit, 則明顯沒勁. 不知道是青木正一視判能力痲痺, 還是其實續集乃是前集的落選品湊一湊出版. 其中居然還看的到穿著"十分正常". 真是不應該.

怨念與經濟能力不高的話, 第一集足讓君吃飽矣.

推薦度:

Read more...

Monday, January 10, 2011

宅書刊: 阿拉伯之夜謀殺案



約翰‧狄克森‧卡爾, 密室之王, 生平七十幾本著作, 五十幾種密室詭計. 就算從一出娘胎就開始寫作一年起碼要寫一本才趕的上進度. 如此驚人的履歷, 中文譯本卻少的可憐, 連封面看起來都是隨便弄弄. 目前讀過的僅兩冊, 第一本是佳評如潮的三口棺材, 再者就是這本阿拉伯之夜謀殺案.

三口棺材確實是有其厲害之處. 像是空巷中的密室此類跳離傳統的想法. 不過其寫作能力實在是素人等級. 甫一開始, 重複登場的主要角色很多, 重複提及的過去冒險譚很多, 而且都是沒有深度的一筆帶過. 讓新讀者從一開始就陷入混亂. 還好越讀越進入狀況. 我是很想將問題歸咎於譯者, 但對卡爾的懷疑到了阿拉伯之夜謀殺案得到了肯定.

主要人物/嫌犯是一口氣全數丟給讀者, 這已經很難消化了, 角色與角色之間刻劃實在很糢糊. 單讀台詞的話是絕無可能分的出來誰是誰. 換句話說, 個性不在對話裡. 這已經夠慘了, 有時候還得面對180度轉變的人們. 也有前一句一副溫文儒雅的儀態, 下一句立刻就一臉慍色地往地上吐口水. 而且這些轉折好像都沒什麼特別理由的, 說換就換. 尚有一大堆不合邏輯的舉動談吐, 讀到一半常覺得"他幹嘛這樣"等令人不解的安排. 亂上加亂. 卡爾偶爾插上一兩句好像旁白之外的括弧解說, 對故事於事無補. 由於各角色僅是單純地吐露自己該說的台詞, 除了刻意強調的一兩人以外, 連應該懷疑誰都不知道了.

敘事如此混亂, 劇情本身也是有關一場混亂的場面. 如果說這是想讓讀者第一線體驗這種亂象那還蠻新鮮的. 不過連著兩本都如此那就很說不過去. 場面雖亂, 殺人案本身卻很單純. 沒有詭計, 被害者僅一人. 這樣寫了四百多頁, 感覺好失落呀!

讀完卡爾, 真的很想念昆恩的文筆.

推薦度:

Read more...

Thursday, January 6, 2011

前五名音樂榜: 王傑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很想寫一篇王傑, 其實我對他的認知大概也不超過以下這幾首. 我只記得在我還不會寫國字的時候這個人好像已經紅了很久.

以下選五首.

05. 忘了所有

前奏好像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在我搞不清楚此人還身兼創作的時候這首出現了. 唱到一半還混雜著旁白真有味道, 而且還不是為了延長版的MV. 副歌出現之前配樂急踩煞車未免太有感覺了. 句尾有唉唉叫的傾向, 不過就詞來講也蠻搭對.

04. 一場遊戲一場夢

差不多是家喻戶曉, 指標性的畢生成名作. 硬是挑缺點的話就是咬字怪怪的, 怎麼有點四川那邊的腔調. 不過說起來那個時候的MV真是一種怪趣味. 成串的為什麼說什麼太經典了.

03. 家太遠了

電影異域的主題曲. 悲愴程度由個人的情緒一下漲到國家級. 這首歌的背景自然讓人難過, 就重複在副歌中那五個字不斷宣洩出來. 記得小時候覺得很好聽, 跟著副歌唱, 家母聽畢立刻暴怒, 當下列為本家禁歌.
這首歌價值蠻高的, 希望不要斷掉.

02. 祈禱

王大帥展現出相當舒服的高音音質. 王跟齊秦一樣有越老唱越爛的趨勢. 音質掉了還可以了解, 連技巧都不行了.
跟上一首一樣常常拿來跟近年的天災人禍配在一起. 感動也有不同層次的.


01. 回家

連這種偏於正面平靜的歌也帶點悲傷色彩, 王傑個人的特殊魅力. 回憶對我來講一直是淡傷之首. 這首歌在最終很有激勵打氣的高音, 能作為王帥榜上的結尾最適合了.
Read more...

Sunday, January 2, 2011

宅遊戲: 英雄不再2 垂死挣扎


English Name: No More Heroes 2: Desperate Struggle
系統: Wii

饋別多年, 重度宅族 Travis Touchdown 再次捲入殺手排行的是非之戰. 遊戲總監須田51一直是小有名氣的怪咖, 其叫好不叫座, 藝術非主流, 及想法奔馳卻不積謹的品質依舊在本作中特立獨行. 簡單來說, 這是一部很爽的續集, 但絕對沒有向前踏步的企圖.

Travis 由第一殺手一路跌至地五十一位. 這五十一的數字當然就是須田的商標. 的確讓人期待了一下能手誅五十名頭目, 但想當然爾, 這是不可能的. 在幾度跳級, 加上志乃武亨利兩大貴人的協助下, 很快又打回了天下第一. 不過頭目戰怎麼算都是比一代多, 還是記佳獎一枚. 最值得一提的是以下犯上的粉絲學生妹, 這應該算是上回想做卻沒餘地的補助安排.

有幾項一目了然的差異. 最嚴重的就是騎重機在城內橫行的功能完全剝奪. 本系統在前作有其缺憾, 也是搞不清楚狀況, 什麼都要拿來跟GTA比的白癡最喜歡攻擊的箭靶. 但也有其獨特的趣味, 特別是在垃圾箱裡搜好料這點. 二代直接略過不理, 在玩家之中, 毀譽參半. 最無奈的是販賣兵器的 Naomi 博士, 前作存在感已經夠弱的, 本作更慘, 前後刀只賣兩把. 真的除了乳搖外就在一旁涼快.

須田對八位元的懷念前作就有提及, 到了這裡傾巢全出. 標題用八位元, 小遊戲用八位元, 訓練用八位元, 過關場面用八位元. 而且連音樂音效都是當時的水準. 很清楚地讓人感到須田對經典的執著. 這與近年搭懷舊風有很大不同.

戰鬥系統差不多完全一樣, 接下來重點討論頭目們. 普遍講法有對二代殺手印象值偏低, 不是沒有理由. 一下子要記憶的殺手從十名多到二十幾名, 腦容量首先不足. 再者, 很多對手一直到被砍頭後才知道姓什名誰, 這與前作在一開始把名字一列, 讓玩家有一整關去揣測對手的做風確實弱了點. 女性頭目爆增一倍, 而且全是哥德蘿莉系. 這在角色設計的考量下可以理解, 不過相對的對頭類角色一定會有痲痺. 真是受不了的是財大氣粗的老先生槍手, 怎麼看都像變相的一代殺手和平醫生.

最後就是排名的問題. 一代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到了本作就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數字. 想完全牢記真的不易. 還有排名在上位的部分明顯偏弱, 這是怎麼回事? 撇開缺點, 各角色還是有相當的魅力與潮流文化的含意. 有興趣者請續讀這位大叔的專業探討:

Part1
Part2

最喜歡的應該是硬漢龍二, 最佳之死還是頒給從一代捲土重來的那位.

真想再看一次亨利大的拔劍姿勢.


推薦度:

Read more...